《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docx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 发热反应 1、 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 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所致。 2、 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 38 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 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 41 C,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 脉速等全身症状。 3、 预防及处理: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 治疗。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 因。 二、 急性肺水肿 1、 原因: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 过重引起。 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 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 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 预防及处理: 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 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和输液量不宜过多。 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 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 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 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气流量为 6?8L7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 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最好用 50%-70嘲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从 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 静脉炎 1、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 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 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预防及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 慢,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 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 敷,晚期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超短波理疗,每日l次,每次15?20min。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 2次,具有清热、止痛、 消肿的作用。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 空气栓塞 1、 原因: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发生空气栓塞是由于进人静脉的空气形成的气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 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 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 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2、 症状:病人感到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绡,有濒死感。听 诊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3、预防及处理: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 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立即绐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有条件者可通 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 液体外渗 1 .原因:穿剌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 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症状: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 重的组织坏死。 预防及处理: 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

文档评论(0)

suxiaoj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