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元培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考察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史上,蔡元培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对于图书馆的意义和功能的认识、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和保护,对于图书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蔡元培;图书馆;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XX)23-0083-02
蔡元培(1868-1940)虽然以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而著名,他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实际上,蔡元培的一生与图书馆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早期的徐氏铸学斋、到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到上海图书馆董事长,本文力图梳理蔡元培在蔡元培在图书馆方面的主要经历,概括他对于近代图书馆事业的主要贡献。
一、蔡元培对于图书馆建设的贡献
在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史上,许多图书馆的设立和建设都得益于蔡元培的努力和大力支持。
20世纪初,筹集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十分困难。民国初年,蔡元培亲自赴英国和法国联络进步人士,希望两國的议会通过议案,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文化设施。同时向英法文化界、政治界呼吁,希望将这些钱用于北京、南京、四川、广东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建设。1931年,蔡元培还以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向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提出议案,请求补助中央博物馆和中央图书馆的建设费用各150万元。1929-1938年,蔡元培任北平图书馆馆长期间,不仅推动北平图书馆和北海图书馆合并,还积极推动北平图书馆的新馆建设。在蔡元培的努力下,新馆于1928年9月在北海公园西侧的文津街开工,是一座“古代建筑,现代设备”、“取各国图书馆所长”的图书馆。
除了馆舍建设之外,蔡元培还亲自关心图书资料的筹集。绍兴中西学堂是1897年由绍兴县绅徐树兰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蔡元培于1898年12月担任校长,1899年3月,设立养新书藏图书馆,亲自制订《绍郡中西学堂借书略例》,想方设法为图书馆筹集资料;1899年6月,校董徐树兰前往上海,蔡即托其购买日本教育社的物理、化学书籍,并写信给张元济,托其购买南洋公学所编的书籍。当时的养新书藏不仅收藏天演论、进化论等书籍,也是当时绍兴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现在是藏书丰富、功能齐全的现代图书馆,在20世纪初还只是一个位于马神庙的陈旧、藏书量十分有限的老式图书馆。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之后,首先确立采购新书的购书原则,同时还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募集资金,1920年和1921年赴欧美考察教育之际,蔡元培就数次在纽约、檀香山募资购买图书,他曾对北大师生说,“我在外即闻本校教职员决议,捐罢课期内一个月的薪水给图书馆,我即以此到处告人,并且旧金山、檀香山的报纸也登载了。我很希望诸位即日实行,有了这个,我们向外人募捐,也格外好开口一点。”可见其为图书资料建设的良苦用心。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蔡元培为保护商务印书馆、北平图书馆等做了大量的工作。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商务印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等面临灭顶之灾,为了保护这些文化设施,1932年2月,蔡元培联合邹鲁、蒋梦麟、王世杰、梅贻琦致电国际联盟文化合作委员会,呼吁制止日军的侵华暴行;同时致电杜威、爱因斯坦,吁请他们谴责日本的野蛮行为。北平图书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图书馆,珍藏许多宋、元、明、清的善本书,为保卫这些无价文物免受战火破坏,蔡元培等先于1935年将部分善本南迁至上海租借区,“七七”事变后又选择2700种3万余册共计102箱,在珍珠港事变前两天运到美国保管。
“如果还有志学习,与其学工艺,不如学习图书馆学,将来可以应用”,是蔡元培在生命之终对蔡夫人所说的话,也许蔡元培先生在临终之际还后悔自己没有做得更好,也反映了这位伟人一生为图书馆事业鞠躬尽瘁的伟大情怀。
二、蔡元培对于图书馆功能的阐述和贡献
蔡元培对于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在不同的场合对于图书馆的意义和作用作了许多清楚的阐释,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图书馆的意义。
蔡元培将图书馆看成是学校之外的学校,他甚至将图书提升到与日月并寿的高度。蔡元培早年得益于两个藏书楼。年少的蔡元培尚无力购书,蔡元培的六叔将所有藏书向他开放,允许其随意翻检,蔡元培很小就阅读了《说文通训定声》、《日知录》等。1886年蔡元培来到徐氏铸学斋作陪读,在这里阅读了《礼仪》、《国礼》等儒家经典,校勘《重订周易小义》、《铸学斋丛书》,形成泛览百家,兼收并蓄的治学风格。蔡受益于藏书楼,也认识到图书馆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若有图书馆,莘莘学子尽可自己研究。似此,则无机会进大学者,亦可养成大学之才,其利益之大,罕有其匹”。
蔡元培很早就注意到图书与学术的关系,认为“图书之丰歉与学术之竟让成比列”,他在1931年明复图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