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研究了江蘇省古籍保存与收藏的特点,总结了江苏在古籍普查、古籍分级保护、人才培养、古籍整理与利用以及古籍数字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江苏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江苏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 古籍保护事业 古籍普查 古籍人才 江苏古籍
分类号 G25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XX.08.013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Jiangsu
Quan Qin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books preservation and collection in Jiangsu,and summarizes the ancient books census, grading protection, talents training, the reorganization and the use of ancient book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digitization.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in Jiangsu.
Keywords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Ancient books census. Ancient books talents. Ancient books in Jiangsu.
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特别是东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江苏两度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江苏留下了丰厚的文献典籍。一代代藏书家接力泳进,薪火相传,为中华典籍的积累、保存、整理和传播做出巨大贡献。这些珍贵的文献典籍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是保存江苏文化、延续江苏文脉的重要文献资源,在江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问题。自20XX年国家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江苏古籍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发展,谱写了江苏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1 江苏古籍存藏特点
1.1 私家藏书是图书馆古籍的重要来源
据统计,中国历代有藏书家5045人,其中,江苏有藏书家998人,占全国总数的19.19%。苏州有藏书家277人,占全国总数的5.49%[1],在全国藏书地区中排名第一。在江苏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许多闻名中外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在当今许多大型图书馆中,仍然能够见到许多藏书家的珍贵典藏。许多著名的藏书家,如盛宣怀、丁福保、赵诒琛等都向图书馆捐赠过大批图书。这些私家藏书扩充了图书馆的馆藏,提高了图书馆的声誉,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对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苏省级公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古籍藏量为160万册,古籍的主体来源于浙江丁氏的八千卷楼的完整藏书。此外还有范氏木犀馆、陈群泽存书库、朱希祖郦亭和顾氏过云楼的私家藏书,它们也成为南京图书馆现存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苏州常熟成为中国私家藏书的中心之一,出现了以钱谦益为代表的具有辐射和影响力的虞山藏书流派。民国四年(1915) 常熟图书馆开始创建,常熟图书馆第一任馆长、铁琴铜剑楼的后人瞿启甲,以及藏书家徐兆玮、张鸿、丁祖荫等纷纷将家藏图书捐出,常熟图书馆在建立之初,就得到常熟藏书家的大量捐献[2]。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荣德生创办了大公图书馆。1956年,荣氏家族将其创办的大公图书馆的6万余册藏书以及私人珍藏5万余册古籍线装书捐赠给无锡市图书馆,丰富了馆藏乡贤著述和地方资料,成为无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3]。191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了南通图书馆,将自己的8万册藏书捐赠给图书馆,并带动了其他私人捐赠图书5万多册[4]。解放后,南通图书馆又接受了藏书家孙儆的万余册藏书[1]。镇江市图书馆的现存中,有藏书家丁传靖的4千多册珍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藏的珍贵古籍方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