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赋比兴手法在河湟花儿民歌中的运用
摘 要: 花儿是我国优秀民间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西北地区独有的民歌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其修辞艺术中广泛使用的赋比兴手法和《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一脉相承,被誉为“西北地区的诗经”。本文通过赋比兴手法在河湟花儿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探索出河湟花儿修辞手法中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河湟花儿 赋 比 兴
“花儿”亦称“少年”,也叫“野花儿”、“大山歌”、“野曲”等,是西北各族人民用心血浇灌和栽培的艺术之花。它既是一种民间文艺表现形式,又是一种原生态的地域草根文化。花儿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一些地区广为传唱,分布地域较为广泛。河湟花儿的“河”指“黄河”,“湟”指湟水。河湟花儿就是以黄河与湟水交汇地带为中心,沿河上下及其邻近地区流行的花儿。具体来说,其流行地区是甘肃的临夏、永靖、和政、东乡、积石山等县和青海的民和、乐都、湟源、循化等县及宁夏的同心、西吉、固原、隆德等县。先秦《诗经》中“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在花儿歌词创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成为主要表现手法。“‘花儿’没比头,唱者没劲头,听着没听头”。就是说,歌谣里如果没有“比兴”,就没有味道,不值得唱,也不愿意听。清代著名诗人吴镇提到“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在他们看来,“比兴”是花儿表现事物的基本手法,也是衡量“花儿”歌词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因为花儿民歌中“赋比兴”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花儿才被誉为“西北地区的诗经”。本文主要通过对河湟花儿中赋比兴修辞手法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探索出河湟花儿表现手法中的一些规律。
一、赋在花儿民歌中的运用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这种表现手法的实质是用语言铺叙事物以表现情志,一般解释为直叙、铺叙、渲染等,也就是用整齐的语句对事物、情感等进行具体描述,从而增强民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在河湟花儿民歌之中,凡是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加以详细叙写,极力铺排、分章复沓,反复咏唱、相互对比、排比渲染等语言处理方式都可视为“赋”,赋在河湟花儿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描写客观场景的赋
描写客观场景的赋,一般着眼于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状况。例如:纸烟瓜子香片茶,三炮台碗子里泡下;再折上一朵尕梅花,妹妹的心上哈倒下。
这首花儿具体详细地描写了一位姑娘热情招待心上人时的一连串动作,先是殷勤地递上香烟和瓜子,再泡上三泡台香片茶,最后再点缀上一朵小梅花。这生动地反映了姑娘的热情和细腻,也是西北地区接待宾客的传统习俗的真实写照。“花儿”中主人公还含情脉脉地加入了一朵小梅花。如此的招待可以说是最高礼节的款待,折射出姑娘的无比欢喜。这种喜悦、欢快的待客场面,正是通过赋的铺排描写完成的。
(二)陈述主观愿望的赋
热恋中的情人往往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了美好愿望和憧憬。花儿正是通过赋这种修辞手法陈述恋人之间充满幻想、丰富多彩的主观愿望的。例如:菊花者盅里斟酒哩,一心着把你敬哩,实话者说了一晚夕,一心哈跟你走哩。
显然,这是一首从女性角度来唱的花儿。开头之所以强调菊花盅,是用器具的精美和珍贵显示对男子的重视。平常舍不得用的菊花盅里斟上酒,要敬的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自己想要托付终身的人。花儿通过赋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含情脉脉的女子精心为意中人敬酒,两人整夜促膝长谈直到下定决心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刻画人物形象的赋
在花儿歌谣中,用赋描写人物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是十分常见的,这种描写常常与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相互配合,极力渲染男女主人公式俏丽妩媚或强壮干练的外貌特征,使听者如见其人。例如:尕身子骑在尕马上,一根么尕枪儿背上,尕妹妹站在尕门上,一对儿尕眼睛看上。
这首花儿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外貌特征都是通过赋来表现的。饶有趣味的是歌中共重复出现了六次“尕”字,前三次用于强调男主人公的精干和英武,后三次则用于强调女主人公小巧玲珑的可爱模样。通篇歌谣文字简洁、结构整齐、节奏富于变化。
从运用赋的修辞手法铺陈事物、刻画人物的花儿中可以看到,这种手法无论在反映现实生活,还是抒发人生喜怒哀乐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并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更生动地描写选择的场景、人物形象,歌者常常把重点放在对具体事物细致入微的描述上。特别是那些情歌,歌者不时通过恋人们的热烈、直率,通俗易懂地描写生活场面和情感,增强花儿语言的感染力。
二、比在河湟花儿民歌中的运用
比俗称“打比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花儿中有大量比喻出现,不仅有明喻、暗喻,还有对称、对偶的比喻。这种表现手法具有说明具体、议论形象生动的效果。范文澜先生认为:“兴之为义,触物起感,寄托无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