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习题课件.pptxVIP

高一历史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习题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习目标] 1.识记隋朝的基本史实,了解隋朝速亡的 原因,以唯物史观客观评价隋朝的历史地位。2.知道唐太宗 与贞观之治,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3.搜集整理相关史料,认识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培育家国 情怀观念和民族认同感。4.搜集史料,理解安史之乱导致唐 朝由盛转衰,了解五代十国的概况。;;;2.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拓展】 隋朝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国家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3.“开元盛世” (1)背景: ①武则天: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②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2)表现: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4.民族关系; 【思考】 ;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拓展日益紧张。 ②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 兵力随之扩大。 ③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④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廷 趋于腐败。;; 2.黄巢起义 (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过程: ①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横扫大半个中国。 ②黄巢部将 朱 温 降唐后,联合其他藩镇,镇压了黄巢起义。 (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 出现有无关系并说明理由。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唐太宗总结了隋朝速亡的历 史教训,认为隋炀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不体恤百姓。 【我的结论】 有。理由:正是鉴于隋朝“征求无已……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的教训,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局面。; 材料二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 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2)据材料二,当时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出现这一局面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你读史】 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 国家统一安定的情景。 【我的结论】 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 展生产,大兴文治,等等。;;探究二 唐朝的民族政策 材料一 [贞观四年(630年),在如何处理东突厥的问题上,朝 廷内部出现争议]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 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 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 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 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 ——《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归纳在处理东突厥部落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教你读史】 材料体现出贞观四年对于如何处理东突厥 的问题,唐政府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我的结论】 许多大臣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 牧部落变成农民;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 ,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 材料二 (会盟碑)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岁 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 降文成公主入蕃。已后景龙二年(708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 因兹降蕃。自此以来,万事休帖。 (2)据材料二分析,两位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教你读史】 会盟碑碑文反映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入藏,唐蕃和亲后关系友好。 【我的结论】 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双方较长时间的和平。;;(4)政治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5)会盟通好:唐政府与吐蕃会盟巩固了双方友好关系,也符合当时双方关系的实际。 2.特点 (1)政策开明,措施灵活,方式多样。 (2)加强民族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规模空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oloman_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全网最全各版本教材各学科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