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论西晋书法.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云飞论西晋书法 论西晋的隶书隶书是古代汉字书体之一,是中国自有文 字以来的第二大书体,隶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但隶书究竟 起源于何时,的确很难断言。班固《汉书.艺文志》云:“(秦) 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云: “秦始皇初兼天下,……大 发隶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 文由此绝矣。”相传隶书有程邈所创,汉代蔡邕在《圣皇篇》 云:“程邈删古文隶书。”后人有以为隶书出于大篆者,亦有 认为隶书来源于小篆者。诸说尽管不一,但早期隶书多有篆 书笔意这是不可否认的。有篆书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 的变革,它是篆书的变体,又是楷书的前身,上继周秦,下 开魏晋。隶书大致有如下风格特征:其一是在笔法上,在隶 书中出现了折笔和出锋两大新法,解放了笔锋,运笔则强调 了轻重缓急。在笔画形态上,点画亦有粗细变化,变圆为方、 变曲为直、调整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各种点画错落 有致,显得空前的丰富多彩;其二是在结构上,由于隶书的 笔势明显地带有左掠右波的趋向,而笔势又与结体相互影 响,所以左右开张的笔势则促成了隶书字形趋于扁平、结体 偏于横势。这样,左右分驰的笔势,与扁平的结构,互为因 果,相辅相成,造成了隶书特有的风貌。由于隶书笔法和结 体上的特点,隶书在布局章法上也形成了与其他书体迥然异 趣的特色,即每个字的中心分布虽然大致均匀,但因为笔势 向两侧伸展,字形扁形,故字与字间的距离大于行与行间的 距离。隶书突破了六书的造字原则,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标 志着古文字时代的结束,开创了今文字的新阶段。 徐华 志书法作品西晋隶书具备隶书的基本特点,但也不乏特点时 代的独特个性。西晋时期,虽然楷书和行书已经逐步兴起, 但在庄重严肃、正式规范的场合仍然实用隶书,尤其是在碑 碣上仍以隶书为正体。今天能见到的西晋隶书书迹大致有 《张光砖志》(泰始元年, 265 年)、《郛休碑》(泰始六年, 270 年)、《潘宗伯阁道题名》 (泰始六年, 270 年)、《太上玄 元道德经》(泰始六年, 270 年)、《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泰 始八年, 272 年)、《皇帝三临辟雍碑》 (咸宁四年, 278 年)、 《鲁诠墓表》(太康三年, 282 年)、《冯恭石椁题字》 (太康 三年, 282 年)、《杨绍买冢地券》 (太康五年, 284 年)、《和 国仁墓碑》(太康五年, 284 年)、《王君残墓志》 (太康八年, 287 年)等三十余种,此外还有一些墓砖和建筑用砖。西晋 隶书书迹的数量远远多于同一时期的篆书,而且这些隶书书 迹的品种非常丰富, 包括碑刻、 神道题字、 墓志、 墓门题记、 石椁题记、石柱题字,它们大多见于当年丧葬的遗物上。综 观这些隶书书迹,大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隶书的整体风貌。 它们不但具有大致相同的时代、地域、民族风格,而且它们 各自在字形、结构、章法上又不乏个性特点。一、西晋的碑 刻隶书西晋历时仅仅半个世纪,隶书仍然是这一时期的正体 文字,所以碑刻亦多为隶书,书法风格虽然上承曹魏传统, 但程式化更为严重。因为西晋明令禁止立碑,所以流传今天 的丰碑巨碣甚少。 比较著名的碑刻有: 《郛休碑》(泰始六年, 270 年),此碑隶书具有风姿古朴,康有为认为此碑书法“朴 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 、《鞠彦云》皆在隶楷 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 ;《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泰始八 年,272 年),此碑书迹, 结体方整, 挑法呈弧形, 笔画方棱, 其波挑的装饰性较曹魏碑刻更浓, 与汉之《孔羡碑》(220 年) 相似;《皇帝三临辟雍碑》 (咸宁四年, 278 年),此碑书法把 当时最严谨的书法以理想化的字形表现出来。碑字隶书文字 完好无损,字形方整,字形稍长,在笔法上除了可以看到有 意识的反入及波挑外,还能看到通行时代的笔画,带有明显 的楷书意味;《齐太公吕望表》 (太康十年, 289 年),此碑隶 书结体中宫紧收,笔画开张,与晋碑常体稍异,汲取了汉隶 正统派的风格,而有汉碑风韵,其书风与魏之《受禅表》绝 似。清人刘熙载以为此碑与《孙夫人碑》皆“为晋隶之最” 。 杨守敬说:“是碑变汉人体格,而一种古茂峭健之致,扑人 眉宇,以之肩随汉魏,良无愧也。自此以后,北魏失之俭, 北齐失之丰,隋以下荡然矣。 ”总体而言,与汉魏相比,以 上这些碑刻都是工整正规,装饰性很强的隶书。这些隶书为 当时所流行的“铭石之书”,大多书刻工整,波磔分明,横 画起锋逆笔,平硬如折刀头,收笔处锋芒毕露,结体方整, 风格雷同,比如《皇帝三临辟雍碑》、《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齐太公吕望表》等传世丰碑,完全承袭了曹魏庄重一路的 隶书风格。这些书刻精细的西晋隶书,虽非出自一人之手, 使用的地点也不相同,也尽管各个作品体有方扁, 笔有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