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钢生产 相关文章 单流板坯连铸中间罐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docVIP

连续铸钢生产 相关文章 单流板坯连铸中间罐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 PAGE 1 PAGE 371 单流板坯连铸中间罐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 李 刚 李玉刚 王 雨 李增霞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摘 要 本文报导了单流板坯连铸中间罐内流体流动状态的水力学模拟试验研究,其试验结果表明:在该中间罐内设置适当的控流装置形式对改善中间罐内流体的流动模式是可行的,流体在中间罐内的最短停留时间和实际的平均停留时间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夹杂物排除率得到改善。 关键词 连铸 中间罐 水模 Hydraulic Simulation for a Single Strand Tundish Li Gang Li Yugang Wang Yu (Chongqing University) Li Zengxia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Design Institute) ABSTRACT Flow pattern of fluid in single strand slab tundish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hydraulic imit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it is feasible to install devices such as weir and dam in the tundish, which can improve flow state of fluid. By means of these devices, the minimum residence time and real average residence time can be increased at large scale and removal rate of inclusion can be raised as well. KEY WORDS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 Hydraulic model 1 前言 随着连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对连铸坯及轧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连铸坯及轧材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非金属夹杂物。大量的研究表明,连铸坯中大型夹杂物主要来源于中间罐。因此,在中间罐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非金属夹杂物,使其不随钢流进入结晶器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对于合金钢连铸尤为重要。为了在中间罐内创造一个良好的使夹杂物上浮而不随注流进入结晶器的条件,需要钢液在中间罐内有合理的流动模式和足够的停留时间让夹杂物上浮至中间罐液面而被中间罐覆盖剂吸收溶解,而简便实用的方法是通过在中间罐内设置适当形式的控流装置来实现。 试验以某厂单流板坯连铸中间罐的内腔尺寸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拟试验研究装置,并根据该中间罐通钢量进行水模试验的研究。 2 研究方法及试验装置 2.1 试验研究方法 评价一个中间罐的优劣,一般从中间罐内钢水流动模式、钢中夹杂物上浮率、中间罐保温及钢水散热等方面来考虑。其中,中间罐内钢水的流动对包内钢液温度分布和夹杂的上浮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试验拟在所建立的水模试验装置基础上,基于相似原理,应用冶金反应工程中的“刺激-响应”试验法来研究中间罐内的流动状态,据此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流动模式及其合理性;通过在中间罐水口出口处捕集以阶跃方式加入中间罐内的模拟粒子数量来评价中间罐促进夹杂物上浮的能力。 2.2 试验装置 按模型:实物=1:3的几何比例, 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试验模型。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大包 2.长水口 3.中间罐 4.塞棒 5.DJS—11A电导率仪 6.数据采集记录仪 7.结晶器 8.水箱 9.水泵 10.转子流量计 图1试验装置示意图 2.3 试验研究方案 在试验研究中,考虑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对中间罐控流装置的设计和结构优化时,遵循结构简单,易安装操作的原则,因此,试验仍选取常规的高、矮墙组合形式作为主要的控流装置进行研究。模拟试验时,选取中间罐液面高度恒定,挡墙在中间罐内的放置形式以A-B-h-H表示,具体意义见图2和表1。 表1 挡墙在中间罐内的放置形式 序号 挡墙形式(A-B-h-H) 序号 挡墙形式(A-B-h-H) 序号 挡墙形式(A-B-h-H) 1 无挡墙 2 650-600-150-210 3 650-600-150-240 4 650-600-150-270 5 650-750-150-210 6 650-750-150-240 7 650-750-150-270 8 650-900-150-210 9 650-900-150-240 10 650-900-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