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ocVIP

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对466名大学生进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成人版)和主观幸福感量表(SHS)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为(3.03±0.80);29.8%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征状为“振作向上”,66.1%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征状为“中等程度”,4.1%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征状“颓废萎靡”;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其中汉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4±0.81),少数民族大学生为(4.65±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60±0.88),女生(4.80±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5)。 2、不同心理健康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表1) 大学生颓废萎靡、中等程度、振作向上3组在主观幸福感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颓废萎靡组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显著低于振作向上和中等程度组的大学生(P0.001)。 4、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预测力回归分析(表3) 以主观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WB和PWB依次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主观幸福感21.8%的方差变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 三、讨论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应该包含一些积极的方面。目前,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测量和诊断标准,国内学者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多采用SCL-90量表。SCL-90量表主要偏向测量消极的心理疾病症状,重点用于鉴别临床症状,对正常人或精神病理症状较少者适用性较差[5]。鉴于此,本文采用适用性更好的MHC-SF量表。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均值为(3.03±0.80),心理健康征状为“振作向上”的比例仅为29.8%,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高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应给予大学生群体更多的关注,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Lyubomirsky和Lepper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虽然不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测量幸福感的量表,但被证明对于跨文化群体的测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4]。研究发现,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受到民族差异的影响,性别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子,女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因此民族高校管理部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男同学群体应给与更多的关注。 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显著正相,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且颓废萎靡组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显著低于振作向上和中等程度组的大学生,表明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WB和PWB依次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主观幸福感21.8%的方差变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何树华[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情绪性安康和心理性安康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因此,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而提高情绪性安康和心理性安康水平是重点。 参考文献 [1] 曾嘉.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21(1):55-59. [2] 于静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5):97-99. [3] 尹可丽,何嘉梅.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成人版) 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26(5):388-392. [4] 王燕,李悦,金一波.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0,3(2):14-10. [5]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42-67. [6] 何树华,黄蕾,周云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 2007, 2: 1-4. 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4YJY13);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工作站”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岳亮(1988―),男,四川遂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