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ppt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相关文学常识:长勺之战的背景,《左传》的相关知识。 2、理解掌握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加强 文言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加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训练。 3、学习课文的结构的详略安排。 4、对比衬托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5、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6、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篇幅较短,但其中有不少的对话,应该引导学生 读出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讨论探究,找出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联系现代汉语,在演变与 沿革中去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内引导,课外拓展的方法学习课文。加强学生的文学积累。 3、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4、将课文的学习与写作实践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充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而且与民心的向 背,战略战术等都有密切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学习中。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详略得当的结构安排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教学时数:2 课时 第一课 一、导入新课 导入:(目的:既增强学生的文学积累,也引出以少胜多的战例,引出课 文) 多媒体出示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失败了的英雄项羽的最后的人生悲歌,项羽拥兵 40 万之众,却被仅有 10 万兵马的刘邦挫败,落得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原因是什么? 1、学生畅所欲言。 点拨:项羽的残暴和不善用人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分析一下克敌制胜的 关键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出处 二、你认识它们吗?(幻灯片打出,检查预习情况) ;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ā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小信 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 (mǐ) 三、播放课文录音??断,学生自由散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后,、教师注意及时指出学生朗读的优点和不足,特别注意指出 学生在句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研习新课 1.解题。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鲁庄公、曹刿、乡人)从题目看,主要 人物是谁?(曹刿)文章主要内容是在记叙一次战争的经过吗?从题目中的哪个 字可以看出来。(“论”)文章记叙的是哪一次战争?(长勺之战)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 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 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 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 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 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 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学生讨论后,先几个学生发言,然后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曹 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 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 “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 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 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 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 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 4、学习课文第一段 ①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文句的意思,并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 ②采用学生自由提问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③依次思考如下: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 684 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 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 685 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3;4;5;6

文档评论(0)

tiger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