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子》读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木子》 《草木子》 一 是元末明初人叶子奇的一部笔 , 今 于 笔 的 价 高。 本文 就自己 后的感想略作探 。 《草木子》 的作者叶子奇和刘基、 宋濂同 元末明初浙西有名的学者, 但是其 运 之 前二人有天壤之 。 刘、宋二人官至 宦,而叶 究不 一小官。 而 的成 更具有 奇 色彩。叶子奇在自序部分把自己写作 的原因写的非常清楚: “洪武戊午春,有司以令甲 于二月望致祭于城隍神。未祭,群吏于后窃 猪 酒。 学生 其事,吏惧,浼众 之言。 生复言于分臬。予适至学,亦以株 而就逮。幽 与 ,恐一旦身先朝露,与草木同腐, 切悲之。因思虞卿以 愁而著 。??圄中独坐, 而无事, 有旧 簿 碎,遂以瓦研 墨。遇有所得,即 之。日 月累,忽然 卷,然后其字画模糊,略辨而已。即事得 , 而 成之,因号曰草木子。 ”由此段文字可以看出,叶子奇 于自己的才能抱 是很自信 的,因而也就会害怕“一旦身先朝露”便无施展才能的机会而与“草木同腐” 。再者,叶子 奇 然与刘基、宋濂同 浙西名士,但刘、宋二人俱得重用,而其本人不 一小官,其 才 不遇的心 可略 一斑。 由于 的 境和心 , 或会影响到叶子奇著 的内容。 一方面内 容相 散乱,并无 格的内在条理;另一方面,内容 会涵盖其本人所涉 到的各个 域, 在知 的广博程度上 他 所不及。 全 除自序和附 外共分 八章, 分 :“管 ”、“ 物”、“原道”、“ 玄”、“克 ”、 “ 制”、“ 薮”、“ 俎”。前四章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天文星躔、律 推步、万物机理、性 理 念等。其哲学 主 唯物,故其有“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 ”的 法, 明精神与物 的关系。 及佛、道,叶子奇 “离物而言性,此佛氏所以 于空寂;舍器而言道,此老 氏所以溺于虚无” 。 的 点也 明其具有唯物的 向。不 由于其唯物的 点即断定其 人高明的 法 得商榷, 因 唯心 是唯物乃是 于精神与物 的关系的不同看法。 学界多 主 唯物乃是由于我国的意 形 是主 唯物的, 故以唯物是而唯心非。 但是就古人的思想 念来 , 笔者并不主 以唯物 是唯心来看待一个学者的高明与否。 就如同以往的 史人 物 价 常会出 批 某个 史人物“忠君”思想,是愚忠,但是在古代社会, 于一个受 到儒家文化教育的官 若不叫其“忠君” , 道 要要求其忠于“党国” ,忠于“ 列” 。故 而笔者不 成把具有唯物精神的思想者 高明或者 步的思想者, 唯物与唯心不 是一个 学者 世界的 念而异,不必囿于唯物的 威地位。 今人在 及 《草木子》的史料价 , “关于元朝的掌故和当 民起 的史 迹,有很多是他书所没有述及的” 。关于元朝的典制掌故以及农民起义的相关史料主要集中 于后面的四章,而尤以“克谨” 、“杂制”二章为主。笔者试图对叶子奇关于元朝衰落及灭亡 的分析加以评述。 在“克谨” 一章中,作者讲述了大量的灾异的故事, 而作者所讲的灾异故事大部分都有 着元亡的相关暗示, 笔者在该章节能够读出很浓厚的因果报应、祸福观念的意味。 因此,作 者专门将该章节以“克谨”命名,即要求统治者应该克己谨慎,才能够顺天命,保永安。笔 者认为, 叶子奇终究是在通晓并信奉儒学的士人, 因此其才狱中记录笔记以施其才能抱负的 时候仍没有忘记自己的士人责任, 即使记录往事, 所期冀的仍旧是 “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 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因缘果报的故事,不得不让我们怀疑这些史料的真实性。现如今, 正史 似乎已经不为历史学者所好,历史工作者(尤其是明清史研究者)更喜欢的是方志、笔记、 文集等。当时,这些资料很多时候并不比正史更真实。即以《草木子》为例,该书乃是作者 洪武十年在狱中著成, 因此虽然很多故事记录的事元亡之前的事例, 但是作者本人毕竟已经 经历过元亡这个变故。 也就是说, 有些时候作者为了宣扬自己的某些观念, 是否是以一种 “马 后炮” 的姿态去记录这些故事的呢?再者, 作者乃是在狱中凭自己所记写下那些故事, 那么 所记录的故事的来源如何, 或者是自己所见或亲身经历, 或者道听途说而得之。 但是这些并 非十分可靠的传说故事经过作者的记录成为了文献资料, 反而具有了史料价值。 因此,我们 需要反思与考证即是这些文献史料中的传说故事具有多少真实性可言。 在《草木子》的后四章中, 叶子奇论及元朝腐败及其元亡的地方有十多处,但若是把民 族问题归于政治问题的话, 其分析的原因总的来说只是从政治、 军事角度分析的, 缺少诸如 文化、 社会等更多维的角度。 提出这样的说法并非苛责叶子奇之论述不够严谨, 意在说明以 往的史书集中于政治角度,士人在评述王朝更迭时也偏重于政治、军事层面。 叶子奇认为元朝的衰败以及最终走向灭亡, 关

文档评论(0)

q96tcntzo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