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太后该不该背锅?.docxVIP

解析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太后该不该背锅?.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太后该不该背锅? 大清真是因一个园子失掉了整场战争考察历史,清军在海军建设方 面的投入并不比日本少。北洋水师从 1861年筹建到1888年成军27 年间,清政府一共投入海军经费一亿两白银,每年合计 300万两,占 年度财政的4%—— 10%。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894年3月间共向 海军拨款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每年合计白银230万 两,相当于同期清政府对海军投入的 60%。修颐和园占用海军经费,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也是不成立的。 慈禧修颐和园的经费名义上挪 用北洋海军的军费,但实际上却是各地督抚孝敬的钱,只是挂靠在海 军军费的名义下。1888年秋,醇亲王通过李鸿章,向一些沿江海省 份的总督、巡抚授意,要为孝敬老佛爷修颐和园。但顾及自身形象, 当年的执政者也觉得这事不光彩,醇亲王于是就想出以海军的名义筹 款,最后共集260万两白银。这260万两,除一部分用于修建颐和园, 剩下的都投入到铁路建设。由此看来,修颐和园的钱和海军经费没有 半点关系,这份钱原来也不属于海军。不仅如此,战争开打后,慈禧 太后还从私房钱里拿出了 300万两贴补海军。虽然修颐和园没影响海 军经费,但海军经费短缺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清日两国海军在建设 方面投入不分伯仲,但在战争前夕,投入却有很大差距。日本政府的 财政支出中,在甲午开战前,军费支出已经占年度财政总支出接近 30%。大清当时的财政收入与日本差不多,但军费支出却只有 1.6% 左右,海军每年实际经费只有100余万两,仅能满足基本开销。甚至 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李鸿章请求户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战费,结 果竟然只取出来18万两。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更是手忙脚乱,关键 时刻应变不力,这是铁定了的。那么,修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的说法 从哪里来的呢?翻检史料发现,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梁启超的文章, 群 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 数以充土木之用。”梁启超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数字考证,基本是为了 反对慈禧做的舆论造势,不足为信。炮弹里装沙子影响战斗力吗 沙 子炮弹”也是关于这场战争经常被提及的一个细节。1962年的《甲午 风云》李默然扮演的邓世昌命令士兵将弹头拔下,结果炮弹中倒出 的竟然全是沙子。炮弹不装火药,装沙子,这么虐心的镜头真让人看 得火冒三丈。关于沙子的来源,过去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炮弹为国内 兵工厂制造,厂长贪污腐败,以次充好;二是说炮弹为进口,黑心外 国军火商见清政府愚昧无知,故意缺斤少两。但这两种说法似乎都缺 少足够的事实证据。从逻辑上讲,做炮弹毕竟不同于做食品,按照当 时的物价,一发炮弹成本差不多能抵得上一头耕牛, 这么贵的东西生 产出来,肯定要层层把关,岂能光天化日往里兑沙子? 2012年,有 学者著文谈到,这个 沙子炮弹”真是大家一个误解, 沙子炮弹”不仅 不是假货,还是当时一种舰载常用炮弹。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 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 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 ;而实心弹的弹 头内则很少装药或不装药,更多时候是填充泥土、沙石来配重。实心 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凭借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 引起进水。影片中,邓世昌泣血控诉的 沙子炮弹”就是实心弹。当时, 由于科技实力有限,北洋海军的开花弹都需进口,国内有实力的兵工 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只能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的实心 弹,后期开展开花弹研究,里面装的也只是普通的黑火药,而不是更 具杀伤力的黄火药。战争开始后,北洋海军由于经费不足,开花弹严 重短缺,战前只补充了 55颗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分得 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三个多 小时里,定远舰的305毫米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相 比之下,日本在战前投入巨资研制新式火药,很快,其自主研发的 下 濑火药”已经可以达到欧美水平。结果,大东沟海战上,经过 5小时 塵战,参战的12艘中国军舰4沉2逃,其余被重创以致难以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组建海军较早,人员更新较慢,当时北洋水师炮 手年龄普遍比较大,虽然体力不支,但由于经验丰富,命中率要比日 军好得多。但纵使如此,却无奈炮弹不给力。

文档评论(0)

wangcunhu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