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言论写作之心得
一般说来,记者是吃消息饭的,偶尔写写通讯、特写,也就算是尽 职尽责。你要再叫他去写言论,他就有些勉为其难,连连摇头说不行 不行,我是记者,不会写言论。再说,言论也太难写了!
其实,言论写作并不难。只要把握好三要素,不但写作不难, 而且还能写出有深度有特点的好言论。
哪三要素呢?先卖关子,讲一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范敬宜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时,为培养专栏 作者,把报纸办出特色,曾在周末特刊一版开辟个人专栏。本人有幸 入选其中,与当时的副总编辑杨尚德、评论部主任冯并一道,每周写 一篇个人署名的小言论。文章题材不限,800字左右。专栏开办一年, 读者反映不错,老范要我们再写一篇小结,谈谈专栏写作体会。
我当时琢磨,一篇言论,一没什么新闻,二没什么人物,怎样 才能有点意思,吸引读者阅读呢?想来想去,想到了言论写作三要素。 这就是
第一,要有故事
一篇言论,要吸引人,首先得讲一个有意思的、别人感兴趣的 故事。这故事一讲,别人一听,咦,挺新鲜的嘛。于是,有了兴致, 便会接着读下去。当然,这里说的故事,是个大概念,新闻、历史、 典故、趣事、资料均可,其要点有二,一是新鲜的、别人不知道的, 二是有点意思,可以生发开来展开议论的。平时写言论,最伤脑筋也 最花功夫的就是寻找新鲜有趣的故事。只要有好故事,言论成功,已 大半矣。
第二,要有见识
见识即思想。写言论,总是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吧。告诉什么
呢?无非是见识、思想和观点。一篇言论水平如何,在此环节顿见高 下。同样一件事情,有人从这个角度切入,有人从那个角度议论,有 人看得深些,有人看得浅些。一个聪明有见识的作者,他那脑袋就像 一口装满浓汁的酱缸,一片白纸浸进去,再拖出来,立即会颜色变深, 味道十足。反之,倘若你头脑简单,一缸白水,白纸浸进去,拖出来 还会是白纸一张,淡而无味。
第三,要有文采
言而无文,行不远矣。中国文字是一种非常美妙、非常吸引人
的文字。有些外国人之所以喜欢学中文,就因为他们感到中文实在太 奇妙太有趣了。咱们平时看一些文学大家写的文章, 不一定有什么故 事,也不一定讲多少见识,但你就是喜欢读,读起来就是有味道,就 是美。比如大文学家汪曾祺的文章。他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什么买 买菜啦,做做饭啦,或者到哪里游山玩水逛一逛啦,但老先生的文字 实在是美,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说到文采,岔开来再议几句。中国文字不但写出来可以神采飞
扬,韵味无穷,写作过程本身也非常有意思。如果说人生有幸福时光 或者快乐时光的话,在下以为,写作时就是一种幸福时光。当你酝酿 好写作题目,来到办公室,房门一关,电脑打开,你就进入了这样的 幸福时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其实生活中哪有这样 多元帅?但在电脑前你完全可以做一个虚拟元帅。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 叫《写作之乐》。文中写道,当你坐到电脑前时,那 26个按键,就是 你手下26位忠诚的将军,你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元帅。可以调动千 军万马,纵横驰骋,要部下冲锋,他们就冲锋,要他们倒下,他们就 倒下,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一往无前毫无怨言地去干什么。这是人 在驾驭自然时的一种极致自由的状态,所谓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 国。当此时也,在你内心确实能体会到极大乐趣。
总之,第一,有故事;第二,有见识;第三,有文采。具备三 要素,你这言论差不多就大功告成了。
好的言论,当然应该是故事、见识和文采三者兼而有之。不过 有些言论,并不讲什么故事,专以见识见长,这固然也说得过去(如 果专为某篇新闻配发评论,则新闻即是故事,自然不必再讲) 。而有
的言论,虽则故事平平,见识不多,但文采斐然,也会有人爱读。不 过在下以为,上乘之作,还是三者不可或缺。反过来说,如果一篇言 论,既无故事,又无见识,还没有什么文采,那么,这样的文章,我 劝你最好别写,勉强写出,谁会看呢?
故事从哪里来?从平时搜集整理和筛选中得来。故事即资料, 一个有心于言论写作的人,是要随时随地注意搜集各种故事和资料 的。读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听人聊天, 都是搜集故事和资料的机会。一个小故事、一段小资料,往往是作者 苦心经营的结果,写作时看似信手拈来,阅读时却又浑然天成。
见识从哪里来?也从平时学习和积累中得来,得多琢磨、多思 索。同样一件事情,别人听过,也就罢了,你是有心人呀,听了得再 深想想,此事到底说明了什么?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人们是否可以从 中受到一些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