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松》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马拉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2500年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实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个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精疲力竭地从马拉松村一直跑到雅典,通报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死亡。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比赛项目,歌颂了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了解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马拉松”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英雄的资料、马拉松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发阅读兴趣。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拉松》,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对马拉松有了哪些理解。 生1:我知道马拉松是个体育项目。 生2:我还知道马拉松是个小渔村。 师:那你能来填一填吗?(出示填空题,点名填空) 1896年,第( )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举行。会前,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 )跑到( )作为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 )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 )。 2、1920年,经过重新测量,确定这段距离为( )千米( )米。 师:那么,马拉松赛跑为什么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呢?现在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去经历那场惊心动魄的马拉松之战吧。 【设计意图:采用倒叙式教学,从文章结尾入手,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个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希腊人民奋起反抗,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在海边一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了决战,结果大获全胜。 生2: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 师:波斯帝国用十万大军去对付希腊的一万人,波斯帝国真是…… 生一起回答:野心勃勃 师: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生带着愤怒的语气读了这句话。 师:谁来说说波斯帝国有什么样的野心? 生1:波斯帝国想霸占希腊的土地。 生2:波斯帝国想奴役希腊人民。 生3:他们想抢夺财物。 …… 师:于是,那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 生齐答:侵略战争 师:如果战斗失败,希腊人民将会怎样? 生1:他们将会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师:孩子,希腊人民的这场胜利来得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希腊人民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万 十万 师:希腊以一万人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这是一场怎样残酷的战斗啊!(播放视频,教师描述:希腊人民与波斯帝国在马拉松展开了决战,当一位希腊战士的大腿上中箭时,他怒吼一声,拔下箭继续战斗着,任凭鲜血持续的流淌;当一位希腊战士被很多敌人围攻时,他一点也不畏惧,用一个人的力量抵挡着持续向他刺过来的长矛)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你的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我很愤怒 生2:我很生气 生3:我感到很痛心 生4:我觉得希腊人民很伟大 …… (师相机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让心中的这份感情尽情流淌吧。(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词语“野心勃勃”“侵略”“一万对十万” 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波斯帝国的野心,以及这场胜利的来之不易,这样学生就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菲利比斯会不顾一切地要把胜利的喜讯带给同胞,为深入学习后文打下基础。】 2、指导学习第二段 师:马拉松之战牵动着所有雅典人民的心,他们正在雅典—— 生回答:翘首以待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示“翘首以待”吗? 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演示“翘首以待”师顺势采访:你们在翘首以待什么? 生1:我在等着这场战争的结果。 生2:我希望能够得到胜利的消息。 【设计意图:用表演来理解“翘首以待”,更加生动形象,课堂也更加的活跃。】 师:是啊,如果他们能早一点知道胜利的喜讯,那该多好啊!不过当时的通讯非常不发达,他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胜利的喜讯的呢?请孩子们带上这个问题自由朗读第二段。 生:是战士菲利比斯把消息带回来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菲利比斯) 师:你是从那句话知道的?(多媒体出示句子: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师:女生读句子,男生边听边思考: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出发时是怎样的身体状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 师:怎样才算是极度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