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生物圈中的人(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生物_生物圈中的人(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人体各大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人体的生命活动特点。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复习这一节让学生对中考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重点难点 人体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初中生物的重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总路: 指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 要想会做题先要知道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观看幻灯片,加强直观性; 最后由学生来探讨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一、学情总体分析 1、八年级这段时间马上就要参加会考,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2、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再有七年级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3、七年级生物课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教师的教和学生学都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4、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二、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不听。2、学习思维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3、个别学生对副科不够重视。4、一些学生学习不踏实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5、生物术语多,有些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讲活,讲透,为了提高成绩,节省时间,只好缩回传统的记忆圈。脱离实验教学这个生物教学的支柱。 三、解决措施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重视赏识教育,多听取学生的呼声,对学生多鼓励,多指导,少说教,多实验,少批评。3、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千方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发潜能生。4、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5、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采取相应措施。6、随时与班主任和其他任科老师交流学生情况。7、施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能。8、杜绝一言堂,关注学困生,做到课堂教学,互相尊重,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合作,人人进步。 ? 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 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 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 方式、 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 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 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 同时 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 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 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 大多数 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 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以及 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 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 学生人人 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 教学民主的思想, 师生信息交流畅通, 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观察记录 1.先学后教 是否通过预习,摸底诊断等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为新知识教学打基础? 通过预习,摸底诊断等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为新知识教学打基础。 2.以学定教 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 3.教学方法 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是否恰当采用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意义提问的次数)?是否恰当采用直观、示范、体验、变式等方法?是否恰当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创设情境,播放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恰当采用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10,无意义提问的次数0)恰当采用直观、示范、情景朗读体验、变式等方法;恰当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4.技术手段 有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投影仪,增强了教学效果。 5.教师行为 是否态度亲和、善于倾听、言行规范?生成的问题或以外的事件处理是否得当?是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并灵活积极地回应? 在态度亲和、善于倾听等方面做得好;言行规范较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