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养生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 ? 一、起居调养 ? 二、情志调养 ? 三、运动调养 ? 四、防病保健 ? 五、饮食调养 一、起居调养 ? 夏季指阴历 4 月至 6 月,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 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时期,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是新陈 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养生应顺应夏天阳盛阴虚的特点, 以保持人体阴阳气血平衡。 ?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 …… 夜卧早起,无 厌于日,使志勿怒, …… 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同 时要注意防暑,但又不能过于贪凉,以防伤害体内的阳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子午觉 有句养生名谚叫 : “三寒两倒七分饱”,是中医 养生的重要理念。 “两倒”即子午觉。子,指 23~1 点,午,指 11~13 点。中医认为“阳气尽则 卧”、“阴气尽则寐”。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 盛乃衰,人体气血阴阳相对不平衡,必欲静卧,以 候气复。 子午觉的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 。 ? 子时胆经当令,人在子时前入睡, 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 脑有多清”,子时入眠,晨醒后 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则 气色青白。如果胆汁新陈代谢长 期紊乱,则易形成“结石症”。 ? 午时心经当令,“心主神明,开 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 血液运行,人在午时能睡片刻, 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 至晚上精力充沛。 二、情志调养 ? 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调神安, 实为养心之首要。《医学类编》说: “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 则形全。”所谓凝神,是指要保持 精神上的清静。 ? 夏属火,与心相应, 气候炎热,容 易烦躁上火。 夏季养生,切勿暴怒, 应宁心静神。 心静自然凉。 ? 在日常生活中,因大怒、 大悲、恐惧等原因而诱发 心脏病发作的人,已屡见 不鲜。因此,中医特别强 调,夏季养心,必须节制 情志,对身体健康大有益 处。 三、运动调养 ? 中医认为,心属火,盛夏亦属火。盛夏季节,心气 火旺,养心宜善运动。通过各种运动,会促使人体的 气血流畅、百脉俱通,毫无淤滞,心气充盛。 ?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适量的运动可以使人心肌得 到锻炼,加大心脏的冠脉血流量,对于预防和改善冠 心病等病症均有很大的帮助。 ? 比较适合夏季的运动有: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 垂钓等。 ? 宋代陈直《奉亲养老新书》,收载了许多夏季健身措 施:”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 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 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 …… 及陶杜诗、韩柳 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麝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 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 ? 晚饭后:“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 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 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 …… 归而倚杖柴 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目。 牛背笛声,两两归来,而月印溪矣。” 四、防病保健 ? 1 、预防暑热伤人。 鲜藕白蜜汁 : 鲜藕 120 克 , 剁烂 , 绞汁 , 加生蜜 60 克 , 搅匀服。 三鲜饮: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 30 克,加水煎约 10 分钟取汁, 再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香薷饮:香薷 10 克、厚朴 5 克,剪碎,白扁豆 5 克炒黄剁碎,代茶 频饮。对于夏季感冒,以发热头痛倦怠吐泻为主症者,效果良好。 ? 茉莉花茶:茉莉花、青茶,藿香,荷叶各 6 克。 ? 五豆汤饮料:绿豆、赤小豆、白小豆、黑豆、白扁豆适量,生甘 草 10 克,煮沸后饮用。 酸梅汁 ? 1. 所需 乌梅 10 粒 , 山楂干 25 克 , 桂花 3 克 , 冰糖 30 克 ? 2 、锅中放入清水加入 乌梅 山楂干 桂 花 冰糖 。(将原料放入调料包里包 好则更好些) ? 3. 大火煮开。 ? 4. 盖盖转小火煮 35 分钟,关火。 5. 熬好的酸梅汁滤去杂质。 6. 放凉,放入冰箱冰镇即可饮用 。 ? 2.“ 冬病夏治”保健 ? 从小暑到立秋称之为“伏夏”,即 “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 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 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