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_享受创造的乐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心理健康_享受创造的乐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后反思 整堂课的设计第一部分利用思维定势的故事导入,第二部分是语言、头脑和动手动力的创造,最后是创造钥匙的发掘,是本课的升华。 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取材、活动一定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和心理上的困惑,才能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其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可塑性远远超越成人的想像。他们的智慧天生圆满具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老师、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不要束缚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孩子的人生才会幸福、快乐。 课标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都是以心理健康《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课程标准》为准则,从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出发。创造力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民族兴旺的条件,创造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平时的每节课中,都应力求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理解,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心理健康课程是对创造力培养的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依葫芦画瓢,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表现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创新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源泉。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往往是被动僵化地接受知识,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创造性地面临的各种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我校的校本教材《青岛二十七中学6S超级学习策略》的第三单元挖掘潜能的辅导课之一,本教材的编写从我校的实际学情出发,将学习策略指导运用与提升学生的学习发展主体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6S学习策略的自主学习发展主体性,进而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快乐学习。6S学习策略包括六个部分:1.树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的策略;2.实现快乐学习的策略;3.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策略;4.激发内在潜能的策略;5.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策略;6.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 创造力属于教材的第四部分激发内在潜能的策略,根据生成性理论创造力这种行为是有规律并可预测的,可以通过训练大幅度提高,并指向有用的目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反思和元认知力不断增强,正处在智力的生长突进期,可以通过改变竞争行为的数量和类型从而加强创造性和创造性的涌出。由此可见创造力训练对初中生来说是必要和有效的。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在这一阶段,初中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学生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只有珍惜学生创新的巨大潜能,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到创新是自己能做到的能做好的事情,使创新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动力和快乐的源泉。 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大小不同.适宜的教育措施对唤起和促进孩子的创造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主题属于学习心理板块中创新意识培养的内容,通过学习和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方法,领悟创造行为的作用、方式,进一步了解创新思维对于学科学习的意义及作用,并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享受创造的乐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提高创造力的几种策略。 2.过程与方法:享受创造的乐趣,减少抑制。 3.情感与态度:鼓励创造,改变创新认知非凡化的观念,相信自身也拥有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享受创造的乐趣,减少抑制。 三、教学难点:改变创新认知非凡化观念,相信自身拥有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激励法 、反马太效应法 五、学法: 1.发现式、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在压力下挑战自我,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2.“先行后知”的拓展方式,增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3.头脑风暴,突破日常思维的局限,获得“高峰体验”释放内心的压力。 六、教学过程 (一)预热——故事导入 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先用左手做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上,右手做锤钉状。售货员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指做持钉状的左手;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剪刀?”老师问。 ? “噢,太简单了,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一个学生大声嚷嚷。全班同学表示同意。 “其实,盲人只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