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社会与乡村建设思想的分歧及原因.docxVIP

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社会与乡村建设思想的分歧及原因.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社会与乡村建设思想的分歧及原因 [摘 要] 众所周知,毛泽东始终致力于“农民问题”的研究,梁漱溟则在山东进行了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社会实践,二人在农村问题上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1938年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延安窑洞进行的对话,集中体现了二人在中国社会发展与乡村建设认识上的分歧。 [关键词] 毛泽东 梁漱溟 乡村建设 1938年1月,作为国民参政员的梁漱溟来到了延安,与毛泽东就抗战前途、中国社会与乡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讨。他们第一次的对话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问题,毛泽东阐述的持久战观点使梁漱溟深感敬佩,在谈话的最后,梁漱溟将自己7年乡村建设工作经验总结所写成的数十万字的《乡村建设理论》送给了毛泽东,并表示以此书作为第二次谈话的开始。毛泽东、梁漱溟之间第二次的对话从次日下午6点延续到第三日上午,这次谈话的内容涉及近代中国所含之社会问题,即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问题。在此问题上,梁漱溟和毛泽东产生了较大分歧,关键在于两人在中国社会与乡村建设认识上的差别。 一、关于中国社会的观点 在这次对话的一开始,毛泽东就认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所体现的是改良主义,他认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应遵循推翻旧制度的革命道路。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是否是一个阶级的社会”问题认识的不同,毛泽东农村革命思想与梁漱溟改造乡村的观点产生了巨大差别。 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社会勿容置疑是一个阶级的社会。早在1926年,他就撰写了被视为中国革命纲领性文献之一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分析”。按照他的分析,当时的中国社会至少存在着“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等诸多阶级。其中“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商人等”,他们又可以据其经济地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各自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不相同;“半无产阶级”包括“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依经济地位也可分成上、中、下三个细别,而其革命性因而也有所不同;“无产阶级”包括了工业无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两部分,前者“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革命运动领导力量”;至于“游民无产者”则“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这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在对话一开始,毛泽东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尤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化问题,并十分突出地强调了其作用。对于毛泽东的观点,梁漱溟提出了质疑,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社会不是一个阶级社会。对此,他于《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过明确的阐释。他认为:“假如我们说西洋近代社会为个人本位的社会,阶级对立的社会;那末,中国旧社会可说为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所谓“伦理本位”,是相对于西方人的“团体本位”或“个人本位”而言。西方人要么强调团体高于个人,要么强调个人高于团体,中国人则既缺乏团体观念也缺乏个人观念。中国人强调的是处于团体和个人之间的东西,即伦理关系。伦理关系始于家庭又不止于家庭。“伦即伦偶之意,就是说:人与人都在相关系中。”“即在相关系中而生活,彼此就发生情谊。”“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也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在伦理关系中的人“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所谓“职业分立”,则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的阶级分立状况而言的。西方社会至少自中世纪以来就一直是一种阶级分立的社会,“在西洋社会中,中世纪时是农奴与贵族两阶级对立。到了近代,农奴因工商业兴起都市发达而解放;但又转入资本家与劳工两阶级对立。所以西洋始终是阶级对立的社会”。然而中国社会与此前后二者,无一类似。中国长期以来就只有职业方面的分立,而没有西方那样的阶级对立。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中国“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它还表现在政治方面——中国的政权始终是开放给众人而非垄断于贵族,“与西洋中世比较”,中国“显然是有职业性而无阶级性”。因此,梁漱溟强调中国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基本特性,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使中国社会只能有“周期的一治一乱”,而不可能有所谓的阶级革命。因为“革命都出于阶级斗争,而国家都是阶级统治”,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