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正远钢结构检测有限公司
超声波探伤操作细则
编号: HZZY/SC-03
编制:周红波
校核:朱建忠 批准: 日期: 2004-7-10
超声波探伤操作细则
金属材料的焊接质量等级是钢结构工程必须保证的技术指标,是 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探伤结果的准确性、统一性、可比 性,特制定本操作细则。
本探伤操作细则适用于室温下常用金属材料对接接头、角接接头
的探伤。对特殊材料或有特殊结构的,应对照相关标准进行探伤。
引用标准:
GB11345-1989GB50205-2001
GB11345-1989
GB50205-2001
JGJ81-2002
1、探伤准备工作
1.1 距离—波幅曲线:利用 RB-1 或 RB-2 试块制作 DAC 曲线,平定线、
定量线和判废线满足 GB11345-89标准中921的B级要求。
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 扫查灵敏度在基准灵敏度上提高 6dB
探伤时机: 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 低合金结构钢应 在完成焊接后 24h 后进行。
1.4 扫查方式:
扫查方式有锯齿形扫查,前后、左右、环绕、转角扫查
等几种方式。
2、探伤方法 2.1 平板对接焊缝
表1 :探头K值的选择
工件厚度(mm)
折射角(K值)
25
70°( K2.5, K2.0)
25~50
70° 或 60°( K2.5, K2.0, K1.5)
50~100
45° 或 60°; 45° 和 60°; 45° 和 70° 并用(K1.0 或 K1.5; K1.0 和 K1.5; K1.0 和 K2.0 并用)
100
45°和60°并用(K1.0和K1.5或K2.0并用)
2.1.2探伤面的选择(图1)
图1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2.2 T型接头焊缝的检验
按T型接头的特点及GB11345-89标准要求,选择以下三种探伤方 式组合实施检验。
2.2.1焊缝内部缺陷检测
2.2.1.1探头的选择(表2)
表2 : T型接头检测探头K值的选择
腹板厚度(mm)
折射角(K值)
25
70°( K2.5)
25~50
60°( K2.5, K2.0)
50
45°( K1.0, K1.5)
斜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伤,见图 2
222焊缝及腹板侧热影响区的裂纹检测
222焊缝及腹板侧热影响区的裂纹检测
采用K=1的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测,
如图3
图3
图3:焊缝及腹板侧热影响区裂纹检测
2.2.3
2.2.3腹板和翼板间未焊透或翼板侧焊缝下层状撕裂缺陷的检测
采用K=1的探头在翼板内侧作一次反射法探测,如图 4
图4
图4:腹板和翼板间未焊透或翼板侧焊缝下层状撕裂缺陷的检测
2.3角焊缝焊接接头的检验
2.3.1探头选择(见2.2.1.1表2)
3、检验规定
3.1 一般要求
3.1.1探伤灵敏度应调节到评定灵敏度
3.1.2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 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
3.2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
对判定为缺陷的部位,采取前后、左右、转角、环绕四种探头基
本扫查方式进行探测,测出最大反射波幅并与DAC曲线进行比较,确 定波幅所在区域。波幅测定的允许误差为 2dB。
3.3最大反射波幅A与定量线SL的dB差值记为SL 士 dB。
3.4位置参数的测定
缺陷位置以获得缺陷最大反射波的位置来表示,根据相应的探头 位置和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确定。
3.5缺陷长度的测定
3.5.1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用降低 6dB相对灵敏度法测长。
3.5.2在测长扫查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 点,则以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长度确定为缺陷指示 长度,即端点峰值法测长。
3.6缺陷评定
361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 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
3.6.2最大反射波幅位于II区的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 10mm时,按 5mm 计。
3.6.3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 8mm时,两相邻缺陷的指示长度之和 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
3.7检验结果的分级
3.7.1最大反射波在II区的缺陷,根据缺陷指示长度按表 3进行评级。
表3:缺陷的分级
检验等级
A
B
C
板厚 S /mm
评定级别、
8~50
8~300
8~300
I
2/3 S ;最小 12
S3;最小12,
3; 最大30。
S3; 最小 10,
最大30。
II
3/4 S ;最小 12
最小12,
2/3 S;最大 30。
最小12,
2/3 S 最大 30。
III
S ;最小20
最小12,
3/4 S ;最大 30。
最小12,
3/4 S;最大 30。
IV
超过III级者
3.7.2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