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育赞助不仅仅是赞助一项赛事, 而更重要的是能将赞助商的品牌通过赞助来与消费者进
行沟通, 达到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目的。 而这一目标的达到需要系统的传播方式, 需
要后续的跟进与维护。
赞助皇马事件
翻开 2005 年的体育营销年历,皇马中国之行注定是众多赞助商的噩梦。从一开始的敷
衍到最后的绝尘而去,赞助商真金白银的投入变成了中国球迷对 “蝗蚂 ”的诸多抱怨。 2003
年,红塔、 健力宝这样的中国企业和这支世界第一绿茵豪门发生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时取
得了不俗成效。 而这一次, 那些有着皇马情结企业的品牌提升美梦却因为皇马的拙劣表现而
支离破碎,巨额的投资几乎没换来任何宣传效果。
2005 年,因赞助 2003 年皇马中国行而毁誉参半的福建七匹狼又动起了赞助皇马的奶酪。
虽然在赞助皇马第一次中国行, 因为隐性营销事件而被业界人士戏称 “花巨资为 ADIDAS 打
工”,但七匹狼还是借助皇马球星的巨大眼球效应,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在中国媒体
和亿万球迷的集体躁动中,七匹狼所倡导的 “奋斗 ”、 “进取 ””、 “渴求胜利 ”图腾文化和品牌
形象得到了认同和提升。
两年后的 2005 年 7 月 22 日,皇马开始了第二次中国行。 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 七匹
狼出资 300 万与负责皇马中国行的高德公司签订了协议,邀请皇马全队 22 日上午在昆仑饭
店 2 楼出席产品新闻发布会。 早早租赁了酒店最大会场并精心准备的七匹狼却迎来了让他们
始料未及的场景: 一墙之隔的吉列公司迎来了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小贝,而七匹狼在等待了两
个小时后, 只能对外宣布发布会取消。 原因是皇马与高德公司在合同细节上出现了分歧, 因
此拒绝参加七匹狼的活动。 皇马此举, 不仅让七匹狼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他们
早已为此次活动进行了大量宣传,如此结果,无疑往自己脸上扇了火辣辣的一耳光。
但七匹狼的伤痛并没有结束。 同样在 22 日,奥迪中国迎来了皇马巨星罗纳尔多与菲戈,
为其全新升级的奥迪驾控之旅亮相开球; 次日上午阿迪达斯的活动也成功请来了贝克汉姆和
劳尔,在劳尔遭遇女球迷的激情之吻后,贝克汉姆更是挥毫为 08 奥运写下了祝福,两个活
动场面的热络火爆,足以让七匹狼痛恨和垂涎。
七匹狼在这一次的营销过程中的表现如同拿着大炮打蚊子, 巨额投入打了水漂。 七匹狼
应该反思,有志于运用体育营销这一市场利器的中国企业同样应该反思。
必不可少的反思
反思一:搭载豪门商业之行的赞助模式值得商榷
强势的皇马在本次中国之行中并没有表现出对中国企业足够的尊重, 屡屡爽约。 七匹狼
是跟高德公司签订的赞助合同, 对皇马本身并没有约束力, 这使其失去了资本的话语权, 并
导致它在和皇马的博弈中一直处于被动。 皇马在比赛和商业活动中差强人意的表现, 也让七
匹狼的品牌个性难以体现。加之皇马之行只是 “一次性事件 ”(One-off Event ),人走茶凉,
缺乏供七匹狼针对其长期运作的商业周期。赛后,七匹狼虽然组建 “七匹狼皇马俱乐部球迷
会”,开展赠送服饰等活动,然而商业气息浓厚,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可以谴责皇马的管理
层缺乏商业道德, 但七匹狼在营销过程中控制能力差, 危机管理能力弱的老毛病又一次暴露
出来。事后有人谈及七匹狼的此次赞助,戏谑道 “300万可以赞助中超或 CBA 一年的时间,
七匹狼一个星期就花完了,却什么也没得到 ”。
反思二:赞助时机把握不准确
七匹狼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赞助时机。 2003 年皇马巨星是顶着欧洲冠军的光环莅临中国
的,疯狂过后中国球迷领略到了亲近偶像的滋味, 皇马第二次中国之行却激不起人们太多的
兴奋点。而且, 2004 -2005 赛季的皇马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因三度换帅而成绩下滑,
众球星更对俱乐部不顾球员疲劳而远征东亚的市场策略敢怒不敢言, 更因为它对中国球迷无
所谓的态度让皇马在中国人气大跌, 几场比赛并不算高上座率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加之前
后有曼联、 巴塞罗那等球队的鱼贯而入, 皇马之行的轰动效应被迅速稀释。 七匹狼这个选择
在这个时候举着皇马的牌子争夺眼球,即便皇马不爽约,其赞助效应也大打了折扣。
反思三:选择赞助主体不妥当
笔者一直认为七匹狼选择皇马作为赞助主体并不妥当, 尤其是在皇马有阿迪达斯这样的
国际巨头作为其服装赞助商的前提下。 众所周知, 阿迪达斯是皇马赞助商, 与皇马签订的是
有排他权( Exclusive Right )的合同 ,即在全队出现的公共场合,皇马诸星也必须穿上阿迪达
斯的服装。这样的对手,这样的合同,就决定了七匹狼基本上没有施展身手的舞台。
2003 年,七匹狼就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而闹出个天大的笑话:
当时,七匹狼在媒体上刊登的广告画面是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