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特殊句式之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稿:程彦芳
稿:王
娜
考点透
考点明确
《考 大 》要求“能 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 文言 在文中的含 ” 、
“理解常 文言虚 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 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
B ;“ 文中的信息” 、“ 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点
度”,能力 C 。
命
“理解与 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 未 独 , 但其知
点遍布文章, 理解 多句子涉及 方面的知 。 在文言的 程中, 如果 古
中一些句式特点, 尤其是像 前置、 前置、定 后置、状 后置等比 特殊的句式
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 的困 和翻 句子的不准确。因此, 文言与 代 中
不同的句式的理解, 有足 的 。
知 解
古代 中与 代 不同的句式 , 有判断句、省略句、被 句、倒装句(包括 前
置句、定 后置句、 前置句、状 后置句) 、固定 构等几 。判断句、被 句要从
构特征上去掌握, 省略句 要 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 倒装句要掌握 前置、 定 后置、主 倒置、状 后置的 律,固定句式要 住它 的 用法。
本 主要介 判断句、被 句、倒装句中的 前置句和省略句。
【高清 堂: 文言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开始】
判断句
判断句是 事物的性 、 情况、事物之 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 “是” ,而往往以名 或名 性短 直接充当 ,用以 主 行判断。 成 代 要加上判断 。
常 的文言判断句有以下几种:
“??者,??也”式
是文言判断句最常 的形式。主 后用“者” ,表示提 ,有舒 气的作用, 后用“也” 句, 主 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 。例,
1、廉 者, 之良将也。 (《廉 相如列 》 )
2、所 山洞者,以其乃 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 》 )
“??,??者也”式
在句末 用 气 “者也” ,表示加 肯定 气, 的“者”不表示提 ,只起称代作用。 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 常 。例,
3、城北徐公, 国之美 者也。 (《 忌 王 》 )
4、予 菊,花之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者也; ,花之君子者也。 (《 》)
“??者,??”式
主 后用“者” ,表示提 。 的判断句比 少。例,
5、四人者, 陵 君圭君玉, 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父。 (《游褒禅山
》)
6、菊之 ,陶后 有 。 之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 ,宜乎众矣! ( 《 》 )
“??,??也”式
“也”在此表达判断 气。例,
7、和氏璧,天下所共 宝也。 (《廉 相如列 》 )
8、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 帝王万世之 也。 (《 秦
》)
“??,??”式
既没有“者” ,也没有“也” ,翻 的 候加上“是” 。例,
9、刘 ,天下 雄。 (《赤壁之 》)
10、荀卿, 人。 (《史 ·孟荀列 》 )
用“乃、 、即、皆、必”等副 表示肯定判断,用副 “非”表示否定判断例,
11、吾 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 (《 涉世家》)
12、此 岳阳楼之大 也。 (《岳阳楼 》 )
13、登高而招 , 臂非加 也 , 而 者 ; 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者彰。 (《 学》)
用 “ ”表示判断,即“?? ??”式
例,
14、我 将,有攻城野 之大功,而 相如徒以口舌 ,而位居我上。 (《廉 相
如列 》)
15、如今人方 刀俎,我 肉,何辞 ?(
《 宴》)
用“是”做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 前出 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 ,而是指示代 ,作判
断句的主 ;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古 中少作判
断 ,在 以后作判断 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 的“是”的区 。例,
16、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无 魏晋。 (《桃花源 》)
17、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 ,慎勿 死, 情何薄! ( 《孔雀 南 》 )
被 句
文言文中, 被 句的主 是 所表示的行 被 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者、施
事者。 被 句主要有两大 型: 一是有 志 的被 句; 二是没有 志 的被 句, 被
句通常被称 意念被 句。
用“ ”、“ ??所??”或“?? 所??”表被
介 “ ” 引 行 作的施事者, 与引 的名 或名 性 构成介 构在句中作
状 。例,
32、吴广素 人,士卒多 用者。 ( 《 涉世家》 )
33、不者,若属皆且 所 。 (《 宴》)
用“于”或“受??于??”表被
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