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①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PDF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①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 (13分)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①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不仅是和 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 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 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推动践行以爱国 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 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这一 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 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 方向。 ③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核 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 ‘功’埋名三十载, 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 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 理”的武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 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 了明礼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 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美 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 ④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在于发乎真心的自律。有人说得 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 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 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锤炼个人品德, 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一两件事上挺身而 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也值得敬 佩。“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个人 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 将蔚然成风。 ⑤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他律也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 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 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醉驾入刑”,推动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蔚然成风;立法强制垃圾分类, 节约资源渐成文明时尚;以法治破解高铁 “霸座”,无赖行 径受到严惩……法治对道德建设起着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⑥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榜样引领示范,也需要个体主 动作为,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多方面助力,方能推 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⑦“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能成风化人, 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每一个 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必能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选自2019年11月01 日《人民日报 》,作者:郭牧龙。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引用名言,既点明道德的地位又表明观点,后文围绕 此句展开论述。 B.实践证明,法治在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至关重要。 C.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除了发乎真心的自律外,他律 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D.本文采用递进式的结构,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使得文章 论证严密。 2.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 用? (3分) 3.文章对养成 “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的论述是从哪几个方面 入手的?请简要概括。 (3分) 4.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13分) 塑造美好心灵,书法应有作为 言恭达 ①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 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热潮。在提倡做好美 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书 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书法更好地助力大众美育? ②纵观历史,无论是王羲之兰亭雅集之乐,颜真卿祭侄 文稿之痛,还是苏东坡黄州寒食之叹,都以书法塑造出鲜活 的生命形态,传递人文精神,通达传统美学的理想境界。在 品鉴研习古今碑帖、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书法引导人们沉潜 到文化深处,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大众 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得以陶冶高尚情

文档评论(0)

tina0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