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城市社会学角度浅析城市拆迁中的矛盾和冲突
[摘要] 城市拆迁中的冲突现象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在拆迁所形成的特定
场域中,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被拆迁人等主要的三类利益主体是能动的行动者, 已有的拆迁
制度往往是他们为实现利益目标进行讨价还价的知识或策略,但制度并不完全限制他们的行
动选择,拆迁制度的不断完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拆迁中的矛盾和冲突。诉求公平和正义原
则,强化利益表达机制,可以减少拆迁冲突,并可降低其中潜在的社会代价。
[关键词] 城市建设;拆迁;利益主体;冲突;社会学
拆迁现象: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从落后走向文明不可抗拒的铁律。改革以来, 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之快、
力度之强、规模之大,是世人所罕见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一边是连片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另
一边则不断出现一个个格外醒目的被画了圆圈的拆字。就是这样一个拆字,街道更加宽了,
广场更加大了,绿地更加多了,市容更加整洁了, 同时,也让整个城市越来越失忆了。同时,被拆
迁人只能远离原来出行、上学、就医等较方便的熟人社区, 眼看一座座高档住宅小区或写字
楼挺立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望楼兴叹, 曾经栖息的屋舍在脑海中留下了久久不能挥去的沉重
记忆。
城市拆迁是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中突显出来的社会现象, 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也变成
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自 1990 年代以来,大规模城市扩张、旧城改造以及开发区建设,使房
屋拆迁成为必然。这一彰显政府关爱的民心工程,有时却变成了某些地方官员以赢利为目的
并强制执行的扰民工程或借以捞取升迁资本的政绩工程, 由此引发的利益冲突呈现愈演愈
烈的趋势。冲突主要发生在地方政府、拆迁人(开发商)与被拆迁人之间,焦点在于:一是强行
拆迁,粗暴对待被拆迁户,使被拆迁人对房屋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受到剥夺;二是补偿安
置不合理,社会保障缺位,被拆迁人因拆致贫, 固有生活方式被打乱。
这里列出几个近年来因城市拆迁引发冲突的典型例子。2003 年 8 月 22 日,南京市 39
岁的被拆迁人翁彪在玄武区邓府巷拆迁指挥部办公室点燃自己浇满汽油的身体,造成一死七
伤的惨剧。2003 年 9 月 15 日上午,安徽省青阳县农民朱正亮因拆迁补偿不合理,在北京天安
门金水桥前,往自己身上泼洒汽油后点燃,火虽当场被执勤民警扑灭,但人被烧成重伤。①2004
年 5 月,湖南省嘉禾县委、政府为进行珠泉商贸城开发, 由县委书记亲自任拆迁总指挥,在项目
实施过程中滥用行政权力、动用公检法等部门强制推进房屋拆迁,打出标语:谁影响嘉禾发展
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谁不顾嘉禾的面子,谁就被摘帽子。谁工作通不开面子,谁就要换位
子。②对 11 户被拆迁人下达强制拆迁执行书,多名拆迁户的家属被逮捕,并先后对 11 名公职
人员进行了降职、调离原工作岗位到边远乡镇工作等错误处理。最后, 由于国务院领导的高
度重视,这起集体滥用行政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事件才被制止。2004 年 5 月,甘肃
省清水县也发生一起类似嘉禾的地方政府强制拆迁事件,一位被拆迁人如是说:民工们每揭
一片瓦,就像在撕我的肉一样,我被数名警察架着不能动弹,大声哀求也无济于事。③这起强
制拆迁事件最后受到嘉禾拆迁事件影响,才被制止。
据建设部统计, 2002 年 1 月~7 月,全国因房屋拆除引发的三级以上事故共 5 起,造成 26
人死亡, 16 人受伤。2002 年 1 月~8 月,建设部受理来信共 4820 件次,其中,涉及拆迁问题的占
28% 。上访 1730 批次,其中反映拆迁问题的占 70% 。在集体上访的 123 批次中,拆迁问题占
83.7% 。另据国家信访局统计,截至 2003 年 8 月底, 国家信访局接到关于拆迁纠纷的投诉信件
共 11,641 封, 比去年同期上升50%,上访人数 5360 人次,上升 47% 。④从 2004 年始, 中央政府
三令五申,严禁强制或暴力拆迁,城市拆迁中利益冲突的激烈程度有所缓和,但仍没有从根本
上改变这种利益冲突的事实。本文试就这种普遍现象从社会学视角作一分析。
结构解释:步入困境的理论趋向
有关拆迁所引发的冲突问题早已受到学者的关注,研究文章犹如潮水般扑面而来。但
仔细品味以往有关拆迁研究的文章,学者普遍持一种结构解释的立场, 即城市拆迁的利益冲
突是由于现有制度、法规或政策不完善导致的,也就是说, 已有城市拆迁的制度规范决定了利
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不改进已有的城市拆迁的制度、法规或政策,这种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