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装饰 项目六: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 项目六: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docx

釉下五彩装饰 项目六: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 项目六: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釉下五彩装饰》项目六: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 《釉下五彩装饰》 教 案 院 (系): 装饰艺术设计 授课班级: 陶艺1601 授课教师: 夏金凤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1次课 课题 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 课时数 2 授 课 内 容 认识湘瓷发展历程 湘瓷的应用范围 醴陵瓷的产业发展现状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了解湘瓷 2.了解湘瓷发展趋势 3.掌握熟悉湘瓷的应用范围和醴陵瓷产业发展情况 职业能力 1、培养学生对湘瓷的认知能力。 重点 掌握湘瓷的发展与应用状况 难点 湘瓷发展创新 教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讲解湘瓷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教具 电脑、U盘 授课情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注: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导 入: 认识和熟悉湘瓷基本理论。 湘瓷的发展近况。 醴陵瓷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期。 项目六 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 湘瓷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应用 湘瓷的理解与认识 什么是湘瓷? 湘瓷----铜官陶瓷发展 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长沙铜官窑就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据文物专家考证,当时有在白釉下画绿彩的,有在黄釉下画褐彩,在青釉下画褐绿彩的,还有在青黄釉下画褐、赭、绿三色等品种。在纹饰上,除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外,还大量使用了花鸟、走兽、人物等题材,直接以绘画的手法来美化瓷器。这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个先例。装饰技法也是个突破。 (二)湘瓷----醴陵陶瓷发展 在地处湘赣边界的古城,一所不大起眼的瓷业学堂里,一群老师和学生正聚精会神的琢磨着: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瓷器是怎么烧制的。他们利用各种金属氧化物制成高火性的瓷用釉下颜料,后来收集和挑选的不同色相的釉下色料达到114个。然后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反复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再试验,终于,魔法神奇出现!一个五彩缤纷的画面呈现在人们面前。它艳而不俗,清新雅丽,平滑光亮,如冰似玉(如图1)。 图1 《清香》 它被命名为“釉下五彩瓷”。这个边界古城,便是当今的瓷城醴陵。“釉下五彩瓷” 高温釉下彩诞生在当今的瓷城醴陵。在旧中国,醴陵釉下五彩瓷只是风行一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建国后,釉下五彩瓷再生,釉下彩瓷环保健康的科技突破,清新雅丽的品质,醴陵瓷给我们一种现代感,看着让人感觉亲切。”有人甚至把醴陵瓷叫作“健康瓷”、“文化瓷”、“时尚瓷”。 让人有些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的长沙窑,未能把它的创新发扬光大?为什么继承和创新突破它的是醴陵呢? 一个伟大的历史开端往往是从细小的地方开始的。 醴陵是一个山水洲城,地处湖南东部,自东汉置县,至今有两千年历史,号称“荆楚古邑”。这里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瓷资源丰富,土质优良,具有发展瓷业的天然条件。醴陵最早烧制瓷器的时间,根据新近考证,在宋元时期。2005年以来,在醴陵黄达嘴镇的焦源村、谭家冲村以及枫林市乡唐家坳一带,已发现有规模的宋元青瓷窑址达五处,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那个地方有五十座窑,可见那时醴陵制瓷业的繁茂。发展到20世纪初(光绪年间),全县已有瓷厂480多家,主要分布在东北乡一带,形成了以东堡沩山为中心的醴陵瓷区。 1904年,湖南凤凰县人熊希龄(字秉三,光绪进士,民国第一任总理),与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大学士文俊铎,怀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去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的制瓷业比中国发达,心里无不感到刺痛。受文俊铎之邀,熊希龄来醴陵,到沩山实地调查醴陵瓷业,发现当时危及粗瓷生产的诸多问题。同时看到,醴陵销售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遂提出“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据说熊希龄与文俊铎还拟就万言书,呈请清政府在醴陵创办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改良醴陵瓷业。慈禧太后随即批准呈文,拨库银10万8千两,以示扶助。 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两班讲授。除本省师资外,还聘了日本技师、江西艺人等。接着熊希龄又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设厂房,装置机器,组织制瓷工厂,定名:“商办湖南瓷业有限公司”。 就在这样的办学条件和工业基础上,醴陵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的攻关精神,创制了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釉下五彩瓷的历史性突破,恰如凤凰之浴火,是陶瓷之更生。它突破的是什么呢?精通醴陵釉下彩瓷技术的中国工艺美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