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从黎明到最后的黎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ono:从黎明到最后的黎明 自由撰稿人。以持观望与敬畏之心为荣的阅读者。 专栏简介: 日本现代派先锋音乐,内容涵盖前卫电声、噪音实验、自由即兴、新迷幻等多重领域,以其风格之诡异、形式之丰富、奇人异士之多,已经在现代音乐世界里形成一派神秘而独立的景观。本专栏文章意图并不在于对形式概念和流派类别进行划分介绍,因为许多界线本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尤其在先锋音乐领域,分类常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每一位音乐家本人的音乐探索之中,往往凝聚着更多关于形式的真理。 菊与刀的狂热信仰 日本器乐摇滚团体Mono,是由Takaakira Goto(以下简称TaKa)于1999年一手操办起来的乐队,TaKa担任乐队的吉他手,其余成员分别为吉他手Yoda、钢琴及贝斯手Tamaki和鼓手Yasunori Takada。在后摇的世界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Mono都是一个不能被略过的名字,它也被认为是日系后摇中最神圣的典范。 Mono的形式特征是明显的。一方面,它被认为具有实验摇滚和自赏派音乐的显著特征,采用极简化的编曲方法,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都大量运用混响、失真和延迟效果,长时间低沉单调的和弦反复、扭曲爆裂的声波和层出不穷的噪音音墙。旋律先是慢慢被确认、被烘托,随后一点点被消耗、被淹没,最终趋向于无形。另一方面,它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强烈影响,集中表现为摇滚乐器与交响乐器的结合,许多人因此将Mono定义为后摇滚中的交响乐。 在Mono身上,无比清晰地体现着日本传统文化中“一手持菊,一手执刀”的暴力美学思想。在对Mono进行描述的时候,有几个词语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例如“爆发”,例如“气势恢宏”,例如“戏剧性”,例如“黑暗”,例如“毁灭”,例如“希望”。聆听Mono的过程,类似于一种跋涉,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幽暗深长的隧道里,在无边无尽的恐惧中,只能朝着远方的微弱光亮不断前行;也类似于一种追逐,一场艰辛的、但是徒劳的搏斗。激烈的、密集的鼓点和镲片,在接近高潮时混乱得近乎疯狂。即便明知道最终会是失败,一切已无可挽回,却依然不能说服自己放弃。这旅程残酷而华丽,它与我们生活中的若干现实是多么相似:一个破釜沉舟的抉择,一次不计后果的奋斗,一番饮鸩止渴的挣扎,一场毫无希望的爱情。因此,投入在Mono的音乐里,总有人会流下眼泪。在他们的生命之中,必定也进行着某种执拗并且绝望的坚持。 面对庸俗的美好、毫无悬念的抒情、没有经历过黑暗的喜乐,Mono表现出彻底的冷漠。这冷漠,你也可以说它铁石心肠。一个个细腻、敏感的音符,如同一朵朵精致盛开的樱花,它们总是在乐曲的开端之处毫无知觉地绽放,为一场注定以悲剧告终的宿命埋下伏笔。 不能被遗忘的现场 对于一个乐队来说,当然有两条旅途。一条是向内的,自我关照的,探索和反省式的旅途;另一条是向外的,自我折射的,开放且充满表现力的旅途。 自乐队成立以来,Mono音乐生涯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巡演中渡过的。2000年,Mono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包含四首作品的EP《Hey, You》,随即开始了在美国、瑞典等地区的巡演。此后,伴随着每一张新唱片的产出和乐队的发展,Mono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音乐节上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正是这一条光辉的旅途,给Mono带来了不朽的荣誉和成就。 2001年,在日本本土巡回演出期间,Mono进行了第二张专辑《Under the Pipal Tree》的录制工作。这张专辑由被称为“美国现代音乐中的后现代主义者”的音乐人约翰·佐恩(John Zorn)设立的前卫唱片公司“Tzadik”发行,它赢得了众多好评。专辑中的大部分曲目,都是在一天之内现场录制完成的。这种在录音室里模拟现场演出录制唱片的方法,后来成为Mono的惯例。无论是简单纯粹的四人组,还是加入交响乐团的合奏,Mono的专辑录音过程,都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室内现场。从2004年的《Walking Cloud and Deep Red Sky, Flag Fluttered and the Sun Shined》到2009年的《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Mono与音乐制作人Steve Albini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位芝加哥录音工程师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一个现场乐队的原始情感。 现场,对于Mono是重要的。唯有在现场,音乐的情绪和爆发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为了制造出不能被遗忘的现场,Mono对舞台的布局和乐手的表现力进行了诸多探索。乐曲被融入到强烈的视觉体验之中,舞台氛围被营造得非常丰富,四个乐手的肢体饱含情绪地晃动,犹如徜徉在另一世界。更不要说,在他们身后,常常有一个对于摇滚现场来说略显庞大的交响乐团,正襟危坐,蓄势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