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州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高考诗歌专项之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
《2010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属于C级分析综合。
【考点解读】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它要求考生准确把握语句含义,只有对诗文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因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与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理解内容是分析观点的前提。只有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之后,才可能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正确的评价。作者在诗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虽然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比较分散,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需要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但总的来说,我们赏析诗歌的重点当放在读懂诗歌内容上。
【知识梳理】
读懂诗歌内容,从考察范围来讲,其实已经涵盖了所有诗歌专项复习内容。因为所有诗歌赏析的知识都是为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感情服务的。我们一般从知人论世、意象解读、表现手法分析、炼字和格律探究等方面解读。这些内容我们以后逐步会分专题解读。
这一专题我们要讨论的是诗歌赏析的一般方法。
从字词理解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上下文推断和联系已学知识来解决。
从诗歌形象还原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诗歌时空转换的角度以及诗歌的凝练性要求来解决。
一.上下文推断
诗中的内容并不一定全都知晓的,但如果出题人没有予以注释,那必定可以通过某种已知方法解决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hú)觫(sù)。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可能不懂的内容为:野次、幽篁、棰、觳觫。
由诗歌的“小引”可知,黄庭坚的这首诗是题画诗。也就是说这首诗主要讲的内容应该是与苏东坡所作画的内容有密切关联,因而“幽篁”、“棰”、“觳觫”依据上下文依次可推断为竹林、鞭子和牛。
除了通过上下文内容予以推断外,有时诗歌格律方面的知识,也是推断诗歌内容的依据。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渡”从语意上来说,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而依据律诗对仗的要求,我们知道它与下文的“大散关”相对,两者应词性相同,故瓜洲渡当为地名,而非偏正短语。另外如李白《关山月》中的“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我们亦可由“青海湾”推知“白登道”为地名。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牵缆”可联系题目“空泠峡”得知,当为纤夫拉着纤缆。而第三句“惯行不解愁风水”的含义则可由下句“瀑布滩雷只卧听”可推断,“愁风水”当理解为“以大风大水为愁”,表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从上述分析可知,一首诗歌往往存在着一个相对完善、封闭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上下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断诗歌内容是我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意识。
另外,诸如对诗歌写景句子的分析和理解,也要求不脱离语境。同是明月这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如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中的“明月”和李白《玉阶怨》中的“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中的“秋月”,其内涵自然不同。前者主要表达诗人的孤寂之情;而后者则表达思妇的相思之情。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chéng)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数枝幽艳湿啼红”并不是表达诗人的惜春伤怀,第一,有后一句“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为证;第二,这首词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上阙的写景是为了下阙抒情作铺垫。
二.联系已学知识
学习具有持续性,已学知识构成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运用已学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新问题,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诗歌来说,已学知识包括各种表达技巧、意象、词语含义等方面的内容。
夜如年·(古捣练子)
贺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理解诗中“捣衣”的含义对于本诗理解可谓至关重要,我们可联系已学诗歌来解决问题。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由此可知,“捣衣”指为征人准备过冬的衣服,以此来表达家人的思念之情。(古人冬天穿棉衣,穿上一年后会被压扁而不暖和,在第二年秋天要把棉衣拆洗一番,把里面的棉花弹松了再缝进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理七上.doc VIP
- 麦克维尔自然冷却风冷螺杆冷水机组 安装使用手册(1).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竣工图绘制合同协议.docx VIP
-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政治试题.pdf VIP
- 匹克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docx
- 冬季防寒防冻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