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尼山萨满》传说与朝鲜族《钵里公主》神话之比较.docxVIP

满族《尼山萨满》传说与朝鲜族《钵里公主》神话之比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族《尼山萨满》传说与朝鲜族《钵里公主》神话之比较 萨满教是满族和朝鲜族的固有宗教信仰。在历史上,满族和朝鲜族的萨满教文化是否具有亲缘关系暂无从考证,但它们之间却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比较被誉为“满族史诗”的《尼山萨满》传说与朝鲜族巫俗文化的典型《钵里公主》神话,以求探讨萨满教文化在两个民族中相似而又不同的释义。 朝鲜族与许多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一样信奉萨满教,只不过朝鲜族把这种信仰称之为巫俗信仰。朝鲜族称萨满为“巫堂”,称由萨满主持的祭祀仪式为“固斯”。在巫俗的世界里,神灵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人们只有敬仰和供奉神灵,才能得到神灵的佑护,去除磨难、免去灾难。《钵里公主》神话是朝鲜族最具典型的叙事巫歌。流传至今的《钵里公主》神话版本众多,据韩国学者统计其版本有种之多[]。其故事梗概为:古代朝鲜国王夫妇生下七个公主,没有王子的他们一气之下抛弃了第七个公主,也就是钵里公主。在释迦世尊的庇佑下,钵里公主被钵里功德爷爷和奶奶抚养长大。国王夫妇因抛弃亲生女儿而遭到天谴患上重病,只有找回钵里公主才能救保全性命。当钵里公主得知父母病危时,她不顾前嫌,毅然踏上黄泉路,前往他界求取治病灵药。在途中,她从释迦摩尼和地藏菩萨那里得到落花、金铃铛和银铃铛,利用这三样宝贝终于到达他界。在那里,与“圣水”守护者结婚生下七个孩子,并度过九年光阴之后,钵里公主带着“圣水”返回人间救活了已经死亡的父母。最终,钵里公主成为了使亡灵到达极乐世界的引渡者,被后世巫堂供奉为巫祖。 《钵里公主》神话与尼山萨满“赴阴取魂”的故事颇为相似。满族的《尼山萨满》传说中,巴彦夫妇十五岁的儿子上山打猎不幸牺牲,五十岁的他们又得一子,取名塞尔古岱·费杨古,不过同样在十五岁时死在了山上。巴彦夫妇只好请来尼山萨满作法让儿子复活。尼山萨满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阴间,取得塞尔古岱·费杨古的灵魂,没想到在返回的路上,遇到已经死亡的丈夫的纠缠。无法救回丈夫的尼山萨满将他扔进丰都城,令其永世不得转世。此外,尼山萨满还见到子孙娘娘以及阴间的各种刑罚和生灵。塞尔古岱·费扬古复活以后,尼山萨满得到了巴彦夫妇赏钱,但因没有救丈夫而被皇帝责罚,被栓在了井里。最终,尼山萨满被奉为萨满教的创始人。 通过对两则故事的扼要对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第一,钵里公主和尼山萨满都具有巫祖神的性质,但钵里公主还具有农耕神的性质。钵里公主成为亡灵的引渡者被后世巫堂供奉为巫祖神。所以,朝鲜族在举行超度死者亡魂的祭祀仪式也就是做“固斯”的时候,常常会吟唱有关钵里公主的叙事巫歌,巫堂身着华丽的巫服,手持法器,向祭家演绎出钵里公主带领亡魂引向极乐世界的情景。《尼山萨满》传说中也明确表明尼山萨满就是萨满教的创始人,所以同样具备巫祖神的性质。与《钵里公主》神话有所不同的是,尼山萨满以萨满的身份登场,且受人之托去往他界召回死人的灵魂。因此,尼山萨满一开始就有萨满的职能,这与钵里公主传奇般的英雄人物色彩有着区别的。钵里公主虽然出身王族,但刚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经过无数次的磨难逐渐磨练成了巫祖神。另外,钵里公主还被朝鲜族视为农耕神,这与尼山萨满有着明显区别。在神话中,钵里公主是国王的第七个女儿,并且她来到他界之后,与掌管“圣水”的守护神结婚生下七个孩子。数字“”在朝鲜民族的意象当中代表着完整性和整体性,经常出现在古代神话故事里。譬如,东明王神话中朱蒙传给儿子琉璃王的七角形石头、金首露王神话中脱俗成道的七位王子、赫居世神话中赫居世王即位年,有一日忽然升天七日后,遗体一分为五,散落于地。这些都说明“”在朝鲜民族的精神领域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蕴。《钵里公主》神话中的“”象征着女性的多产,这自然使农耕文化发达的朝鲜族联想到土地的肥沃和粮食的丰收。 第二,尼山萨满赴阴取魂和钵里公主赴他界求“圣水”的故事,都反应了萨满(巫堂)治病救人的职能。在《钵里公主》神话中,钵里公主一开始就被父母所遗弃,这是“受难”的开始,而为了救父母踏上黄泉路去往他界找寻“圣水”,这种苦行可以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最后从他界归来意味着“再生”。这种从“受难”到“死亡”再到“再生”的结构模式恰巧与巫堂的成巫仪式过程相吻合。这与《尼山萨满》传说中展现的萨满教“入阴救命”的祭祀即满族的野祭过程极其相似。 萨满教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无法解释生老病死的规律,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万物有灵、灵魂不死演变成了萨满跳神治病的职能。在《尼山萨满》传说中,巴彦夫妇失去了第二个孩子后,在神人的指点下找到尼山萨满,让她帮助起死回生,而尼山萨满救活他们的孩子费扬古之后,得到了巴彦夫妇的赏钱和财产。这就是原始人类笃信萨满能够治病救人的典型情节。在缺医少药、抵御灾难和疾病的能力极差的那个时代,萨满的法术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