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生命支持ALS 呼吸道的管理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的应用 *呼吸囊 *呼吸机 监测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通气和灌流) 无自主循环时PETCO2 5±4mmHg 恢复自主循环时 PETCO2 19 ±14mmHg 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 高级生命支持ALS ECG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电介质紊乱 有创血压(IBP) 连续直观,及时诊断治疗 动脉抽血-血气分析 中心静脉压(CVP) 判断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指导 脱水治疗 血气分析 氧合和通气功能和酸碱状态 高级生命支持ALS ALS用药 给药途径:1.静脉给药:包括外周静脉和深静脉,首选;2.气管支气管内给药;3.心内注射。 常用药物:1.肾上腺素:1mg静脉内推注,每3-5分钟一次,首选。2.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碳酸氢钠、胺碘酮、纳洛酮、莨宕类药 CPR用药 肾上腺素(Epinephrine,Adrenaline) * 冠脉和脑血流↑ * 收缩压和舒张压↑ * 心肌收缩长度↑ * 心肌电活动↑ * 心肌需氧↑ * 使细颤转为粗颤↑ * 自律性主要心血管作用(α和β肾上腺能激动剂) * 全身血管阻力↑ ↑ 适应证 心搏骤停1mg(每3~5min一次) 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2~10ug/min) 心源性休克(2~10ug/min) 剂量(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提高复跳率,但 不一定增加存活率) 常规剂量:1mg 大剂量0.1~0.2mg/kg 用药途径 不主张心内注射 除非心内按压或无其他途径 臂或中心静脉注射1mg(1次/3~5min) 气管内注射 2~3mg稀释至10ml 生物利用度好,起效时间与静注相似 气管内给药时初始剂量至少应为2.0~2.5mg或0.3mg/kg 复苏后治疗PRT 即复苏后处理(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促进脑功能恢复。 对全身生命支持的加强医疗护理。(intensive care) 复苏后治疗原则 脑复苏 维持循环稳定,以利脑内微循环重建; 镇静治疗,防治出现躁动和惊厥; 机械通气,保持良好氧合,防止脑水肿; 药物治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 脑水肿的防治:脱水、低温、糖皮质激素 复苏后治疗原则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胸部x片:气管位置、肋骨骨折、 气胸、肺水肿 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维持合适的pH,PaO2,PaCO2 防治低氧血症,必要时用PEEP 轻度低碳酸血症(25~35mmHg)减慢脑水肿的发展 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血流动力学监测(IBP,CVP) 轻度低血压也可损害脑功能的恢复 防治肾功能衰竭有效预防方法 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保证肾的灌注压 避免应用损伤肾功能的药物 纠正酸中毒 利尿药的应用 监测肾功能: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 复苏后无意识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予32~34°C低温治疗 低温在12~24h内可能是有益的 输注4℃生理盐水(30mlkg)是降温的最简单方法,通常可降低中心温度1.5℃ 低温治疗可改善心搏骤停后的神经预后和存活率 低温出现某些并发症,如增加感染机会,使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和高血糖等 复温时要缓慢,复苏后患者要严格避免高热,为防止出现高热可考虑给予退热药物 低温治疗 高压氧治疗 压力2~3atm,间歇性,短期,高剂量吸氧 原理 使血氧含量增高,改善脑组织缺氧 增加脑组织的储氧量和脑脊液的氧含量 高氧分压可直接使脑血管收缩,缩小脑体积 对脑电活动有保护作用 核心内容 CPCR的三个阶段和四个步骤 初期复苏——第一个CABD C 胸外按压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D 体外除颤 谢 谢 * * Sudden Cardiac Arrest is the #1 cause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rvival from this potentially fatal cardiac emergency, particular in the out of hospital setting, ha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 Survival rates range from 1% to 40% depending on city and region. It is estimated that if survival rates averaged a mere 20%, over 50,000 lives would be sav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