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木兰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初中语文_《木兰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把握情节,了解详略安排。 3.品析人物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 1.赏析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本诗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木兰从军。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英雄) 《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用凝练而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木兰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木兰诗》,看看我们印象中木兰的形象和诗中的形象有什么差距? 二、文学常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的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课件展示) 二、预习展示 诗词贵在朗读,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诗文读通读懂,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1、你能准确读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吗?学生抢答。 (课件展示:读准字音)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金柝 著我旧时裳 请同学们准确地朗读课文。 2、你能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正确意思吗?学生抢答。 (课件展示:解释词语) 木兰当户织、双兔傍地走、愿为市鞍马、对镜帖花黄、军书十二卷 这些古今异义的、活用的、通假的、数字虚指的词我们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另外在平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3、你能准确翻译以下句子吗? (课件展示:试译诗句)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通过分析学生发言,引导学生理解“互文”这一修辞方法。这类句子在翻译的时候需要上下文互相交错,补充翻译。所以,正确的译文应该为---- (课件展示) (1)跑遍了许多市集,买齐了出征所需之物。 (2)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终于胜利回来了。 三、梳理情节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情节。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归纳诗歌情节。 学生发言,归纳为以下情节: (课件展示) 停机叹息 决定从军 出征准备 征途思亲 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团聚改装 四、品析人物 1、通过归纳情节,进一步熟悉文本,教师与学生一起品析木兰形象特点。 (课件展示) 通过梳理情节,木兰的形象是否在你眼前已逐渐清晰? 请依据课文,用下列句式填空,并读出诗句蕴含的情感。 在“ ”这句诗中,我读到了一个 的木兰。 要求学生先自主精读文章、勾画句子、圈点批注、投入诵读,再小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2、小组充分交流,互相补充后,指名发言。教师在点评学生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句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例: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在朗读中注意读出“叹息”、读出忧愁。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朗读中注意强化“愿”和“替爷征”,品会木兰的爱亲人、爱祖国、坚定勇敢。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不畏艰辛的英雄气概 朗读中注意重读“戎机”、“若飞”、“百战死”、“十年归”,以突出木兰的勇敢坚强;缓读“金柝”、“铁衣”,以突出军旅生活的艰苦。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淡泊名利,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朗读中强化“愿”、“还故乡”,体现木兰的思乡心切。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朗读中突出“惊忙”、“女郎”,体现伙伴的惊讶,从而衬托出木兰的机智、谨慎。 3、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课件展示)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 热爱亲人又忠于国家, 淡泊名利而热爱和平, 既是矫健的英雄又是柔美的女儿。 4、师生再读文章,注意读出情感。 五、探究详略 1、归纳诗歌详略安排特点: 通过对木兰形象的分析,我们发现诗歌对体现木兰女儿特点的内容着墨较多,对体现木兰英雄特点的内容着墨较少。 (课件展示) 《木兰诗》详写了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的心态,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恢复女儿装束的欣喜;略写了木兰的从军征战生涯。 即: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概。 2、如何理解这一详略安排: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