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 小中见大 大中见小 探究高三地理复习的思路与方法 习题 有关 地理问题 地理规律和原理 归纳 总结 应用 解决 例 1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 , 回答: ( 1 )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判断的理由是 。 ( 2 )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 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 是 ; 气象原因是 ; 地形原因是 ( 3 )在商业区、居民区、近郊工业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 最大的是 。 ②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逆温层) 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出现逆温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盆地地形,易出现逆温现象 商业区 【归纳总结】 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 1000 米,气温 下降 6 ℃左右。 形成原因: 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 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气温的垂直变化 例、 如图所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 3000 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 T 。 3000 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 Ts ,当 Ts≥T时 ,近地面空气上升将 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回答 (1) 一 (2) 题。 (1) 若 Ts 稳定在 -8 ℃ ,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时, 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 (2) 一般 逆温结束后 2 小时 ,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 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 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时以后。 10 8 10 【灵活运用 】 T= 城市气温 -3 × 6 ℃ T > Ts 逆温结束 例 2 、读 中纬度 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位于南半球 B .处于冬季 C .甲处可能为北美大陆 D .乙处可能为亚欧大陆 C 【归纳总结】 一般规律: 太阳辐射: 自低纬向高纬 大气环流: 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的风较暖如: ; 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风较冷,如: 海陆分布: 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使等温线夏季大陆向 突出,冬季大陆向 突出 ( 一陆南 , 七陆北 ) 。 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 温相对较 。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面物质组成、地 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递减 西风、夏季风 极地东风、冬季风 低 高 , 高纬 低纬 高 低 甲 乙 二、气温的水平分布 地面物质组成: 影响反射率,如南极极冰对太阳辐 射有很强的反射率 地形: 向阳坡气温高 地势: 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 100 米下 降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 热等 0 ﹒ 6 ℃ 思考 : 气温的水平分布常用什么图来表示 ? 思考 : 利用等温线图可以判断哪些地理事物 ? 利用等温线图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季节、海 或陆、市中心或郊区、洋流性质、地形地 势 【归纳总结】 等温线的一般规律: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 的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 影响显著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 影响显著 等温线密集说明 ; 等温线稀疏说明 ; (如冬季等温线较夏季密集,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与 高原内部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