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4-3 设计枯水流量 ( 或水位 ) 的分析与计算 1. 枯水径流及其影响因素 2. 枯水资料组成 3.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4. 资料短缺时,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5. 资料缺乏地区,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 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1. 枯水径流及其影响因素 ( 1 )研究枯水径流的意义 ( 2 )设计频率标准: 城市供水: P = 90 ~ 97% ( 3 )影响因素: ① 枯水期长短:降水与气温 ② 枯水量 : 枯水量 = 流域前期蓄水量 + 地下水补给量 水文地质条件 河槽下切深度,河网密度 流域面积 湖泊与沼泽,人类活动 枯水资料 2. 枯水资料 资料审查: 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样本组成 : 无调节河流 — 由每年最小日平均流量(或水位)组成; 有调节河流 — 由水库每年供水期数月的平均流量组成。 理论曲线的线型 :皮尔逊Ⅲ形曲线 Cs 2Cv 含零系列 ( 干旱地区 ) : II 型乘法分布。 长资料计算 3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1 ) 频率分析法 —— 目估适线法 ※ 说明要点: ① n≥30年,尽可能获得枯水径流的历史调查结果。 ② 经验频率: ③ 含零系列,理论曲线下端出现负值,按零处理。 (%) 1 ? ? n m P 历时法 2 ) 枯水径流的历时分析 ① 典型年法 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 (在 n 年实测资料中)选定典型枯水年 → 绘制典型枯水年的日平均流量历时曲线 → 确定设计枯水流量。 ② 综合法 将 n ( n 1 ) 年实测逐日流量资料共有 365 n 个数据分组 → 统计各组出现的累积频数 tm (日数) → 计算各组出现的累积频率 P=t m / 365n (%) → 绘制该综合历时曲线 → 确定设计枯水流量。 短缺资料 4 资料短缺时,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① 运用相关分析法延长和插补本站缺测数据; ② 用目估适线法或枯水径流历时分析法推求设计值。 5 资料缺乏地区,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1 )地区经验公式 2 ) 等值线图法 “多年平均最小流量等值线图” + 实地考察 + 综合分析 “最小流量变查系数等值线图” 比拟法 ① 移用设计枯水流量 (A) 面积比法 适用条件 :参证站位于设计站的上(或下)游,流域 雨量分布均匀。 本站设计枯水量: 3 )水文比拟 法 c p n c b b p Q F F Q ] [ ] [ ) ( ? ? 内插法 (B) 内插法 适用条件: 设计站的上、下游均可找到参证站。 设 : F 上 、 F 下 — 分别为上游、下游参证站的流域面积; Q [p] 上 、 Q [p] 下 — 分别为上游、下游参证站的设计枯水 流量。 本站设计枯水量: ) ( ) ( ) ( ] [ ] [ ] [ ] [ 上 下 上 上 下 上 F F F F Q Q Q Q b p p p b p ? ? ? ? ? ? 移用枯水位 ② 移用设计枯水位 (A) 水位相关法: 适用条件: 两站相距较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