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分子与乳状液
高分子溶液和乳状液
一.高分子溶液
4
高分子:相对分子量大于10 ,蛋白质、纤维素、淀粉、
橡胶、合成塑料。
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1)不能透过半透膜、扩散速度慢等(类胶体性质)。
(2)高分子溶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溶解的可逆
性,真溶液)。
(3)溶质和溶剂间没有明显的界面(丁达尔效应微弱)。
(4)有很大的黏度。
溶胶、高分子和小分子溶液性质比较
二.乳状液
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
如牛奶,含水石油,炼油厂的废水,乳化农药等。
油/水型(O/W) 微小油滴(通常指有机物)分散在水中, 如牛
奶、豆浆、农药乳化剂等。
水/油型 (W/O) 微小水滴分散在油中,如石油。
油: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液体。
决定和影响乳状液形成的因素:
油和水相的性质
油与水相的体积比
乳化剂和添加剂的性质和温度等
O/W W/O
(水包油) (油包水)
乳状液类型的确定
(1)稀释法:乳状液能为其分散介质液体所稀释,所以凡是
其性质与乳状液分散介质相同的液体就能稀释乳状液。例如
牛奶能被水稀释,所以它是O/W型乳状液。
(2)染色法:以微量的油溶性有色染料加到乳状液中,若整
个乳状液带有染料的颜色,则该乳状液为W/O型乳状液,如果
只有其中的小液滴带有染料的颜色,则为O/W型乳状液。如果
用水溶性染料来测试,则结果恰好相反。常用的油溶性染料
有红色的苏丹红等,水溶性染料有亚甲基蓝等。
(3)电导法:以水为分散介质的O/W型乳状液有较好的电导性
能,而W/O型乳状液的电导性能很差。
液珠大小 外观
大滴 可分辨出有两相存在
1 μm 乳白色乳状液
1-0.1 μm 蓝白色乳状液
0.1-0.05 μm 灰色半透明
0.05 μm 透明
常见乳状液的液滴大部分在0.1-10 μm的范围内,而
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 nm,大部分乳状液有反射现象而
呈乳白色,乳状液因此得名。如果液滴较小时,则发生散
射,这时乳状液呈灰蓝色的半透明液体。如果分散相和分
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同,得到的是半透明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
乳化作用: 油水互不相溶, 只有加入乳化剂才能得到比较稳
定的乳状液, 常用的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由极性基团(亲水) (通常是-OH、-COOH、
+
-NH ,=NH、-NH 等基团构成)和非极性基
2 3
团(疏水) (主要是由碳氢组成的长链或芳香
基团所构成)两大部分构成。
表面活性剂在两相界面作定向排列,
能很好地在水相或油相的表面形成一个保
护膜,降低水相或油相的表面能。
亲水性乳化剂
根据亲和能力的差别分为亲水性乳化剂
和亲油性乳化剂。
亲水性乳化剂适合制备油/水型乳状液,
亲水性乳化剂的亲水基团结合能力比亲油基
团的结合能力来得大,乳化剂分子的大部分
分布在油滴表面。它在油滴表面形成一较厚
的保护膜,防止油滴之间相互碰撞而聚结。
钾肥皂、钠肥皂、蛋白质、动物胶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