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五)评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VIP

古代诗歌鉴赏(五)评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古代诗歌鉴赏(五)评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考点解说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中肯,要就诗论诗,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例: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闺中怀人之愁; 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思友之愁;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 ——昔盛今衰之愁; 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羁旅之客愁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亡国之愁; 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失意之愁; 10、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 ——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二、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赠友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9、思妇闺情诗 10、论道说理诗 三、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1、读懂写景诗的方法 a、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b、写景常用的表达技巧。 c、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例:《谢亭送别》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鉴赏离别诗的方法 ⑴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⑶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略) 3、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a、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例: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翔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b、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李白《劳劳亭歌》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李白《谢亭》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李白《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四、论道说理诗的鉴赏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这类诗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

文档评论(0)

五里坝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优秀文档与大家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