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故 都 的 秋
教学目标:
1、 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散文的能力,学会鉴赏散文;
2、 品味本文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的一些表达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 美读法;2、讨论法;3、赏析法;4、情景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名篇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等,名句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被追为列士。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为何不用“北平”代替呢?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听朗诵《故都的秋》。感知内容。
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展示思考题并讨论:
(1)、字音
(2)、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那么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分别是什么特点?
明确:北国:清、静、悲凉;南国:慢、润、淡
(3)、这有文中那些地方提到?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北国秋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秋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故都秋在作者心中是如此令人向往,那么在具体地描写过程中作者又选择了哪些景物呢?相应段落有那些?
明确:311,、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雨后话凉 、胜日秋果
(5)、作者用了五景来写秋,那么最后两段写什么呢?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主要写了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秋,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秋的无比恋之情。
(6)学生默读12节,用原文的句子概括第12段议论性文字的内容,并讨论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从记叙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赞秋和颂秋。是过渡。
(7)学生试列结构框架图
故 总写(1、2)感受
庭院秋景
都 槐花落蕊
的 秋蝉残声
秋 雨后话凉
胜日秋果
总结
三、归纳小结:
文章从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doc
- 阿房宫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_0.doc
- 哀江南 教案教学设计 _1.doc
- 白杨礼赞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_0.doc
- 包身工 教案教学设计 _2.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1)(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2)(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备考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四)(二)(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doc
- 背影 教案教学设计 _2.doc
-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doc
最近下载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VIP
- A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doc VIP
- 2019-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和技巧.pdf VIP
- 昆虫物种识别与分类的现代分子方法.pptx VIP
- 精神科团体心理治疗.pptx VIP
- Z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路径探讨.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