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章 边界层中的散度和铅直速度
象一般教科书一样,本书前面介绍的散度、涡度、铅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 的计算,都没有考虑地形起伏作用。很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现在介绍考 虑地形起伏时的情况,沿用文宝安(1980)的推导方法。
§24.1地面附近散度的计算
1.公式推导
24.1.1所示,可给出C点与A点沿x
24.1.1所示,可给出C点与A点沿x轴
如图
(24.1.1)的风速分量uc、uA为:
(24.1.1)
Uc =u B + ——pH
z丿
ex(24.1.2)UA 防z
ex
(24.1.2)
UA 防
z
图 24.1.1 推导式(24.1.1) 与(24.1.2) 用图
式中H表示地面拔海高度,AH与Ax分别表示A、B之间的高度差以及x方向 上的距离。
若令
” u
(u A -Ub ) = (「)地「X (24.1.3)
一X
则对式(24.1.2)稍加变换后得:
次 z l^cx }地
次 z l^cx }地 丿
(24.1.4)
用类似方法可得:
(24.1.5)
把式(24.1.4)与 式(24.1.5)合 并,得:
dy丿
dy丿地 丿 H y」
(24.1.6)
上式是Schaefer(1973首先用坐标转换方法导出的。
2.公式(24.1.6)的意义
式(24.1.6)左端即水平散度D在x, y坐标中的表达式
式(24.1.6)右端第一项简称为地面风场项,是把地面图上的测风记录看成在同 一个水平面上求出的,与求等压面上水平散度的方法相同。 第二项简称为坡度订
正项,其中;:H /::x与/::y表示自西向东与自南向北方向上的地形坡度,可根
据地形等高线图预先算出。 口 /江与〔7 / :工表示风随高度的变化,可利用边界层
中的测风记录求出。例如,当地面与离地面600m处测风记录(电码)分别为01203 与 01510 时,算出:u/ . :z = — 0.33X 10,:v/ . :z = — 1.12X 10, s」。
由式(24.1.5)看出,地面风场项与地面附近某等高面上的水平散度是不同的, 两者差别的大小取决于地形坡度及风随高度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地形坡度的 量级为10°或更大些,而LU/LZ与二v / LZ的量级为10^sJ ;两者乘积的量级为 10s或更大些,该量级与天气尺度散度的量级相当。这个粗略的估计启示我 们,当计算地面散度时,不考虑订正项是不合理的,在考虑订正项后可能对最后 的散度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文宝安,1980)。
§24.2边界层中垂直速度的计算
在厚度为1000m左右的行星边界层中,由于内、外摩擦力的作用,气流不 是沿等压线吹,而是偏向低压一侧。这样,在低压与低槽附近将产生上升运动, 而在高压与高压脊附近将产生下沉运动。 这个定性结论,可用下面定量公式表达 (Holto n, 1972):
?B - ,0 二 g、k 2 f (24.2.1)
式中B表示边界层顶铅直速度,■ - 0表示地面铅直速度,单位为cm ; k 表示运动学乱流摩擦系数; g是地转涡度。
在有些文献中,(‘-,)的表达式为(例如:Halliner, 1975):
■B -- - jg g Cd . f (24.2.2)
Cd为拖曳系数。式(24.2.1)与(24.2.2)表明,当地面粗糙度较大(k, c°较大), 且低压较强时(I较大),上升速度将较大。这与实践经验相符。
当我们选取一个单位截面积的气柱时,若上底取在边界层顶,下低取在地面, 且用D表示边界层平均水平散度,则有:
( b— o)=D Lp (24.2.3)
将式(24.2.3)与式(24.2.2)对比发现,式(24.2.2)右端代表的是边界层内的平均 水平散度。
下面介绍0的计算问题。在平坦光滑的地面附近,它近似等于零;当气流遇到山脉或坡地时,则不等于零。在迎风坡为上升运动,背风坡为下沉运动,即:
TOC \o 1-5 \h \z △H AH ~ c 八
° -「og)[u。 V。 ] (24.2.4)
LX -y
式中方括号中的两项表示由于地形抬升或下滑产生的铅直速度dz dt, (-)表示dz dt转换成,:=dp . dt时附加的系数。
按式(24.2.4)计算,时,多采用大、小网格相套的办法,即其中 x与
H : :y采用距离为50、20与10km的小网格计算出的地形坡度,而地面风速分 量是大网格中的值。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可把各测站附近的 (_6g .讪..】“)与
(-「ogLH.^y)预先算出,然后根据Uo与Vo算出。
把式(24.2.4)代入式(24.2.2),且考虑局地气压变率对「的贡献,则有(Halliner, 1975):
Co r AH AH cd 严 /oi o f\
■ -B — jg)[Uo V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课用)第四讲 增词译法和省词译法.ppt VIP
- 2025年公务员初任网络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七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20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范》GB 45673-2025 学习.pptx VIP
- 《先进功能材料》课件.ppt VIP
- 建标106-2021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pdf VIP
- T_ZLDX 001-2023 中国老年大学(学校) “游学养”建设与评价规范.docx VIP
- 金属压铸毕业设计 汽车发动机外壳金属压铸模具.pdf VIP
- 郑成功教学课件.ppt VIP
- 《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5教室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