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五章 著作权的行使和限制 案例: 1997年北京市第一中院判决的“景阳岗”案中,被告提出自己从1980年就开始使用原告的作品,1989年获准注册。而原告1996年才起诉,早已超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你认为,应当如何计算赔偿数额?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一、 著作权侵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1、概念: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擅自使用他人作品、表演、音像制品、节目等权利对象的行为。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不符合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著作权限制的条件。 2、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 (1)客观上使用了他人的作品、表演、音像制品、节目等。 判断侵权人是独创还是擅自使用的原则为“接触可能+实质相似的推定原则”。 (2)著作权法上的使用,是指对表达形式的再现,不包括对作品中的思想或事实的利用。附带性地使用作品不构成著作权侵权。如影视作品镜头中附带出现客厅里悬挂的字画、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等。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二、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种类(47-48条) 1、侵害著作人格权的行为; 2、侵害著作财产权的行为; 3、侵害邻接权的行为; 4、侵害出版者权的行为; 三、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的质疑 1、48条第(2)项的质疑 将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规定为侵权行为混淆了相对权与绝对权的法律性质。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根据专有许可合同享有的合同权利,属于相对权,专有出版权没有约束第三人的效力,也不是独立的著作权类型。 2、48条第(8)项将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作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不符合逻辑。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案例: 吴冠中诉上海朵云轩、香港永成公司案。被告拍卖带有原告署名,但并非原告创作的油画。法院依据著作权法判决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上海(1995)沪高民终知字第48号判决书) 3、超链接侵犯著作权中哪些权利? 4、擅自使用他人作品名称和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行为是侵权行为还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四、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 著作权法第48条将规避、破坏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措施和删除或改变著作权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作为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合理性何在: (一)技术措施 1、含义:是著作权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作品载体上设置的技术障碍,用以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地接触作品或实施侵害著作权的行为。 2、性质——著作权人的自力救济,即在作品的载体中添加密码、反连续复制等技术障碍。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3、种类:(1)禁止接触作品的技术措施,用以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地接触作品,如收费网站、收费频道设置密码。 (2)权利保护的技术措施,用以制止他人的侵权行为,如连续复制管理系统只允许直接从原件复制,复制件不能被继续复制,借此控制复制件的数量。 4、技术措施保护在理论上的顾虑 (1)技术措施设置单独条款保护的原因:防止他人帮助侵权 (2)顾虑:一是用著作权法制止一种并非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是否恰当; 二是不问规避行为的目的、规避本身即构成侵权,是否可能过度损害公众利益。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5、我国著作权法48条的立法缺陷:(1)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行为不是侵害著作权的行为,不宜规定在著作权法中。许多学者认为,用行政法或刑法制裁更恰当。 (2)在保护技术措施的国家,均有相应的限制与例外条款,允许某些正当的规避行为,有的国家还建立了去除技术措施的强制许可制度,我国则欠缺相应的利益平衡机制。 (二)权利管理信息 1、含义:是识别作品、作者、著作权人或使用作品的条件的信息以及代表此种信息的数字或代码,这些信息在作品被复制之后仍然附着其中,可以告知公众尊重著作权以及如何获得许可。 2、质疑:除可能侵害署名权之外,单纯地破坏权利管理信息并非侵害著作权的行为,应当用公法制止。 第二讲 著作权法第六章 著作权的侵权及其救济 三、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1、民事责任形式;2、行政责任形式; 3、刑事责任。 四、侵权赔偿额的计算: 1、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2、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3、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单元测验 判断说明理由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是重要资源。( ) 2、著作权保护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不保护作品的表达。( ) 3、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自发表之日起,作者享有著作权。( ) 4、从互联网上下载他人作品,删除他人名字而暑上自己姓名的行为,侵犯的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 5、追续权的客体是美术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