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排水降水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排水施工方案 第一节地质情况 一、自然地理与环境 1、地形、地貌 泰兴地势较平坦开阔,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渐次倾斜,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有地面标高在2.0-6.8m左右。管道沿线经过众多河、塘,较大的河流有幸福中沟、团结河、文胜河、古马干河、西江中沟、跃进河、郭庄中沟等,本标段管线属于滨江镇境内。管道沿线所经河、塘,本次勘探均进行了断面测量,详见附件“河塘横断面”(TXH-17)。 2、水文气候 泰兴市境内水网密布,内河水位受长江潮水影响。镇境内各河流均为长江水系,流经镇区的主要河流为东西向的古马干河,工程区内主要分布有幸福中沟、团结河、文胜河、古马干河、西江中沟、跃进河、郭庄中沟等。河水位受长江潮水影响。通过沿江各闸的调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位。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泰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0℃,最低气温-10℃;七月最热,平均温度27.6℃,最高气温40℃。年平均降水量1027毫米,日照2125小时,无霜期220天。 二、区域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板块下扬子褶断冲断带与苏北坳陷接触部位,在漫长的地史演变中,经历了隆起—坳陷—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喜马拉雅运动则表现为区域性不均匀沉降运动,发育较厚的晚第三纪及第四纪沉积。 项目区属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为第四系沉积物覆盖,第四系以下的底层均无出露。境内中生界以前的底层缺失较多,新生界地层发育齐全。 场地位于宁通构造带,属苏北坳陷区,有隐伏的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主要有:江都断裂、泰州断裂和姜堰断裂。区域和近场区断裂为非全新统活动断裂,且偏离本项目,距离较远,且本项目覆盖层厚度较大,地质构造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本工程管线沿线由北向南依次经过高港区永安洲镇、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和泰兴市滨江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地震动峰值区划图,工程所在场地地震烈度为7度,其中: 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泰兴段滨江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工程区域内地势平坦,属三角洲平原区,地面标高在2.0-6.8m左右。全镇境内水网密布,形成“五横、四纵”河网格式,内河水位受长江潮水影响。沿河均设有调节水闸,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位。 工程区域内主要的天然水体为幸福中沟、团结河、文胜河、古马干河、西江中沟、跃进河、郭庄中沟,以及零星分布的众多沟塘。各河流水质较好,无明显化工污染源,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的排泄。 古马干河位于泰兴市境内,因东至古溪(镇)、西到马甸(镇),是横贯泰兴腹部地区的主要引、灌、排、航骨干河道,全长四十二点五公里。西起永安洲(今为泰州高港区辖镇)江口,流经永安洲、马甸、根思、老叶、南新、元竹、横垛、古溪八个乡(镇),穿两泰官河、新曲河、西姜黄河、东姜黄河、增产港。尾部四公里,穿越 永安洲镇,直达长江。 2、地下水类型 根据勘察报告揭示,勘察深度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工程地质分区Ⅰ区内,1、2-2、3、4、5、6-2~9层,岩性以粉土、粉砂或互层土为主,结构稍密~密实,弱~透水性中等,为潜水含水层;该地质分区内局部分布1-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杂粉土,大部分地段分布2-1层、6-1层土为主要为粘性土夹粉土、粉砂,具弱透水性,这三层土对其下伏土层具有一定的隔水、阻水作用,故在1-1层、2-1层、6-1层土分布地段内其下伏土层含水层具有微承压水性质。 工程地质分区Ⅱ区内,1、7、8、9层,岩性以粉土、粉砂为主,结构稍密~密实,透水性中等,为潜水含水层。该地质分区内局部分布1-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具弱透水性,该层层土对其下伏土层具有一定的隔水、阻水作用,故在1-1层土分布地段内其下伏土层含水层具有微承压水性质。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地面蒸发、植物蒸腾以及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勘察期间测得潜水埋深在0.5~3.5m之间,潜水标高在2.1~3.0m。 3、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工程地质分区Ⅰ区内地层上部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和互层土,地下水位高,且在微承压水作用下,土层自稳能力差,易发生坍塌、管涌、流土、流沙等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分区Ⅱ区内地层主要为粉土、粉砂,地下水埋深较浅,砂性土在有水环境中自稳能力较差,易发生坍塌、管涌、流沙等不良影响。 因此开挖浅埋的管道及检查井的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止水、降水措施。计划在开挖地段布置轻型井点降水结合深井降水,将地水水位降至开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