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连续梁-钢桁组合桥 BIM 建模技术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续梁-钢桁组合桥 BIM 建模技术研究 在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案例和文献尚少,并且BIM应用推广的软件方面还存在建模困难、应用软件不配套、IFC数据共享与交换过程中仍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能精确建模且IFC数据交换信息无丢失的桥梁BIM建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桥梁工程中常用的BIM建模软件为Tekla、Bentley、Catia、Revit。这4种建模软件各有所长。其中,Tekla擅长处理钢结构的复杂节点构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维出图和钢筋数量统计方面很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仅局限于桥梁工程中的钢结构专业,对于有复杂造型的桥梁或长大桥梁适应性差。Bentley的Openroads Designer与Openbridge Modeler软件组合使用建立桥梁模型的优点是可按照专业要求与习惯,即基于大地坐标、里程桩号、高程等要素进行模型的建立与组装,且钢筋模型占用计算机内存小;缺点是墩台模型库样式较少,参数化功能又较弱,不利于批量化应用,且纵向预应力管道的建立也较为繁琐。Catia源于机械航空领域,因此非常适用有复杂造型要求的工程结构,且其服务器工作模式能够适应桥梁工程的庞大数据量,但该软件在钢筋建模方面尚有待加强。Revit操作较为简单,是学习BIM的入门软件,普及率较高且可与3D Max等软件无缝对接,但建立桥梁模型也存在钢筋建模效率低、空间曲线构件建模不易等难点。 因此,本期内容基于郑阜高铁沈界1号大跨连续梁-钢桁组合桥(简称郑阜大桥)项目,尝试采用普及率高、适用性强的Revit软件建模,并克服钢筋建模效率低等难点,为桥梁BIM建模探索一种可行方案。 工程概况 郑阜大桥中心里程为DK193+594,全长345.80m,采用(86+172+86)m连续梁-曲弦钢桁组合结构,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按直线梁设计,在中跨160.55m范围内安装加劲钢桁,并采用“先梁后桁”法施工。 梁体箱梁为单箱双室、变高度、箱形截面,三向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中支点处梁高11m,中跨跨中及边支点处梁高为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底宽11.3m,底板厚度0.4~1.7m。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及钢桁-混凝土梁结合节点处共设17道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钢桁采用再分式桁架,桁高14m,节间距16m。在中支点位置采用曲弦方式和混凝土梁相连接。钢桁结构上弦杆采用箱形截面,尺寸为0.8m×0.8m,板厚为24~48m。腹杆采用工字形截面,高0.8m,翼缘板宽0.8m、厚度24~28mm,腹板厚度20~28mm。再分腹杆采用工字形截面,高0.8m,翼缘板宽0.4m、厚16mm,腹板厚度16mm。上平联采用X形构造,工字形截面,两端平联高0.47m,翼缘板宽0.60m,板厚20mm;其余平联高0.47m,翼缘板宽0.50m,板厚16mm。全桥对称设置4道横联。钢桁下弦点采用PBL剪刀键与混凝土梁相连,在节点板范围内设置凸台,外包钢板,内灌混凝土。 郑阜大桥BIM模型渲染图 BIM建模软件 基于Revit建模的成功案例,郑阜大桥的混凝土结构、钢筋采用 Revit 建模,并采用鲁班钢筋Civil提升钢筋建模效率;基于Catia在钢结构桥建模方面的成功案例与优势,钢桁架采用Catia进行建模;基于Dynamo参数化、自动化建模的优势,竖向预应力管模型采用Dynamo辅助建立;基于Inventor精确建立曲线构件的优势,纵向预应力管模型采用Inventor建立;3D Max通过导入的Revit的BIM模型制作施工动画视频,用于工人进行三维施工交底。 BIM建模软件 桥梁土建模型的建立 混凝土模型 郑阜大桥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法施工,共有82个梁段,BIM模型建立的难点在于:在桥DK193+600处设计了变坡点,一边坡度为5.8‰,一边坡度为-6.5‰,不仅如此,每个梁段还有横向坡度要求,即82个梁段每段都不同,每个梁段尺寸都必须精确控制以保证坡度要求。主梁模型采用Revit族命令将梁段绘制完成后,插入到新建项目文件中进行拼装得到。 郑阜大桥纵向坡度图 纵向预应力管模型 郑阜大桥主梁底板的预应力管道不仅要与主梁底板底面平行,而且还要平弯,这是Revit建模的一个难点。为解决该问题,采用Inventor生成预应力管道,然后导出Revit能打开的BIM交换文件,实践证明可实现无损失互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Inventor软件,基于设计图纸绘制预应力管束平弯、竖弯草图; (2)相交法得到预应力管束空间中心曲线,并放样生成管束; D6预应力管平弯与竖弯面相交得到空间曲线 (3)通过Inventor软件的 BIM 转换按钮,导出 Autodesk交换文件(.ADSK格式); (4)Revit

文档评论(0)

火之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