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如梦令》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   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描绘。)   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   5.介绍“词”。(课件出示)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6.引导回忆学过的词《清平乐 村居》。   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   1. 简介李清照。(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   过渡:这首《如梦令》就是出自《漱玉词》,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样的风景,下面请大家自读这首词。   2.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与个别学生交流。   3.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   v 藕花 溪亭 沉醉   v 兴尽 误入 争渡   v 惊起 一滩 鸥鹭   a.指名认读。及时正音。   b.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后鼻音,“藕”字写法。   (2)朗读这首词。(课件出示)   v 如梦令   v 【南宋】李清照   v 常记溪亭日暮,   v 沉醉不知归路。   v 兴尽晚回舟,   v 误入藕花深处。   v 争渡,争渡,   v 惊起一滩鸥鹭。   (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读通词,更要读懂词。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地读,细细地想,试着用我们以前用过的方法,明白词的大概意思。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2.问题提示:(课件出示)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   (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3.师:你读懂了那一句?说一说它的意思。   交流:一句一句地说意思,再整首词说。   4.师小结词意。   5.齐读这首词。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