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法家 第一节 前期法家 一、李悝的法治思想 《法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成文法典。 盗法,贼法,捕法, 囚法,具法,杂法。 “尽地利之教”。 李悝的断案方法 一、 李悝的法治思想 《法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成文法典。 盗法,贼法,捕法, 囚法,具法,杂法。 “尽地利之教”。 李悝的断案方法 二、 尚法贵公论 “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同功 殊赏,同罪殊罚矣。” “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 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 凡立公所以弃私也。” “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 二、尚法贵公论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俱存, 人莫之非之者,以兔未定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故 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治国无其法政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 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 二、尚法贵公论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俱存, 人莫之非之者,以兔未定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故 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治国无其法政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 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 三、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1、正名责实之术 : “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 物之情无所逃矣。 ” “治不逾官,虽知不言。 ” 2、静因无为之术 “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 ” “随事而定之” ,要“示天下无为” 。 第五章 法家 第二节 《商君书》 商鞅,生年不可考,卒于 公元前 338 年。卫国人, 称为公孙鞅或卫鞅。初仕 于魏,不得志,持李悝 《法经》赴秦,受到秦孝 公的重用。初被任命为左 庶长,主持变法。功绩卓 著,被封于商,因此而号 商君,又称商鞅。有《商 君书》传史。 、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历史进化思想 上世:“亲亲而爱私” ; 中世:“上贤而说仁” ; 下世:“贵贵而尊官” 。 “不法古, 不修(循)今。 ”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人性好利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 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 “民之生(性) ,度而取长,称而取 重,权而索利。 ” “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 “民之欲富贵也,共阖(借 为盖)棺而后止。 ” 聪明的统治者 当如何选择呢 二、耕战政策思想 1、耕 “国待农而安, 主待农而尊。 ” “民之内事,莫苦于农。 ” 驱以赏 ,劫以刑 。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二、耕战政策思想 2、战 “民之外事,莫难于战。 ” “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赏则必多,威则必严。 ” “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辱则苦生。赏使之忘死,而成使之苦生。 ”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 “朴”、“穷”、“怯” 三、“重罚主义”法治思想 1、利出一孔 : “利出一空(通孔)者,其国无敌。 利出二空者, 〔其〕国半利。 利出十空者,其国不守。 ” 三、“重罚主义”法治思想 2、法胜民 : 其一,弱民。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 其二,奖励告奸。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 ” 其三,以赏罚治民。 “民勇,则赏之以 其所欲。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 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 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 国无敌者必王。 ” 三、“重罚主义”法治思想 3、轻罪重罚 “夫刑者所以禁邪也,而赏者所以助禁也。 ” “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 赏九而刑一。 ” “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 ——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 ——日断、里断、家断、心断。 三、“重罚主义”法治思想 3、轻罪重罚 夫刑者所以禁邪也,而赏者所以助禁也。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 夫刑者所以禁邪也,而赏者所以助禁也。 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 赏九而刑一。 ” “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 ——日断、里断、家断、心断。 第五章 法家 第四节 韩非的绝对专 制政治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 280?前233) ,韩国人。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 成者。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历史进化说 “上古兢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人性好利论 “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 产女则杀之。 ”原因就在于“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