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明清时期河南省美洲作物的引种及其影响
明清原产美洲作物玉米、番薯以及烟草的传入,不仅使河南省农作物的种类 更加多元化,而且也使得河南在多个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农业上、社会经 济上以及饮食生活等方面。另外,这些农作物的引种在解决河南省粮食短缺问题、 缓和人口压力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促使了河南的粮食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变化。一直以來,关于这些作物的引种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有诸多学者如佟屏亚、 吴啥、王克勤等做过研究,但专门研究它们在河南省的引种及影响的论著却寥寥 无儿。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旨在对我省以后农业以及社 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玉米的引种
玉米的引进
玉米,学名玉蜀黍,有御麦、玉高粱、番麦、玉麦等别称,最初源自于南美 洲墨西哥、秘鲁等地区。有关玉米在中国引种的具体时间以及路径有不同的说法, 冃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玉米是哥伦布环球航行到达美洲发现后陆续传到全球其他 国家,不久传到中国的。通常认为有关玉米的最早记录是明代正德六年的《颍州 志》,里面已有“玉米”⑴啦一词的记载,还提到玉米的种植范围大致是安徽北 部一带。河南是北方较早引种玉米的省份之一,嘉靖年间的《巩县志》己记有“曰 玉麦”。⑵倦3, 土产?谷之属〉由此可见,最晩在明朝嘉靖年间河南已经有玉米引种。
(-)玉米的传入途径
对于玉米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根据史料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应是通过两 条路线传入的。一是西南路线,梁家勉先生认为:“玉米最早可能是从印度、缅 甸传入云南,再从云南传到黄河流域。”⑶咧一是西北路线,由西北陆路传入陕 甘地区,然后再传入中原地区。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记载有:“番麦,一曰 西天麦。”明人李时珍说:“玉蜀黍种出西土。”佟屏亚先生也认为,玉米最早可 能是从西北边疆进入内陆地区的。”⑷何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河南处于 北方的内陆地区,但因其有着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的优势,所以能在北方省份中较早的引种玉米。总的来说,在西北方向玉米大多是由中亚细亚沿着丝绸之路引 进我国,然后经过甘肃等地而进入河南;在西南方向是由印度、缅甸引进我国云 南地区,再由云南传到河南省份的。
(三)玉米的传播种植
明清玉米传入河南后的传种大致历经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明末清初,玉米的传种速度较慢。明代嘉靖年间也只有《鄢陵志》 卷三、《尉氏县志》卷一、《襄城县志》卷一、《巩县志》卷三将玉米列入该县的 物产项目之中。而到了清初,河南也只有几个县的《物产考》里添加了有关玉米 的记录⑸佃〉。当时河南地区的人民长期还是以种植麦粟为主。
第二个阶段:乾嘉、道光时期,玉米的传种速度显然加快。在当时河南的地 方县志中大多有了关于玉米的记载,如乾隆年间的《嵩县志》记载:“玉黍,粒 大如豆,粉似麦而青……卷叮临道光年间的《许州志》:“玉蜀秫……玉麦。”
(卷g产)另外,在当时的河南,玉米因其“盘根极深,西南山陡绝之地最宜……”, ⑹邈⑸所以在这个时期相对于平原地区,玉米在山区的接受力度要大得多,但在 粮食作物中玉米所占的比重仍不大。如清乾嘉年间扶沟县玉米仅“以吠小儿”。
(卷 6)
第三阶段:进入十九世纪后向全省快速发展。进入19世纪后,由于当吋河南 人口的快速增长,玉米种植不但持续向山区拓展,也较快向平原区域延伸。另外, 由于栽培技术的提高,玉米的单位亩产量也逐渐超越了高粱、小米,不论是在贫 瘠的山地还是肥沃的平原,玉米的种植越来越普遍。如阳武县玉米开始“近年种 者颇多”⑼(…产〉,方城县玉蜀黍“为出产大宗間卷筑物产伽)因此总体上来说 到了民国年间,在黃河中下游地区玉米已逐渐成为了当时河南省比较重要的粮食 作物。
;薯的引种
;薯的引种
(一)番薯的引进
番薯,旋花科草本植物,又称甘薯、红薯、地瓜等,源自中南美洲墨西哥、 哥伦比亚一带,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引入我国。最初大概在十五卅纪末十六卅纪初 陆路由葡萄牙人将它带到卬度、印尼以及非洲沿海等地。同时海路由西班牙人将 它带到南洋、西太平洋菲律宾地区。河南处于中国内陆,可以说是北方地区中较
早引种番薯的省份之一。据悉康熙二十九年《上蔡县志》中就已出现了 “地瓜”
[11](卷缸物产?瓜类)
[11](卷缸物产?瓜类)
一词。
(二)番薯的传入途径
番薯在最初传入我国时,它的引种也仅局限于闽粤两地。据周亮工《闽小 纪》记载:“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c,2]# 3,踽)那番薯具体又是如何传入我省地区呢?据周源和对番薯传播路线的划分可 知番薯传入中原地区有两条路线:一是东路方向,番薯由泉州一长乐沿海路直达 河南等省份地区,并且是绕过浙江、江苏直接从海路北上传入河南的;一是中路 方向,从广州、韶关经衡阳、武昌等到南阳盆地,然后再远至中原地区。血斶〉
(三)番薯的传播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