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郭家芳.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郭家芳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例2和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 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和水。 一、 引出问题 1出示圆锥形小麦堆。 师: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小麦丰收了!张小虎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爷爷用竹子量了量麦堆的高和底面的直径, 出了个难题要考一考小虎:你 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 这下可难住了小虎,因为他只学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还 没学,怎么办?你有办法知道圆锥的体积吗?(板书:圆锥的体积)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各种猜想。 根据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 计算?圆锥的体积与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 3?进一步观察、比较、猜测。师举起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体套在透明 的圆柱体里,让想一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猜测,圆柱的体 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3倍、4倍或其他) 二、 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1开展实验收集数据。 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亲自验证。这里有沙 子和水,还有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各种圆柱、圆锥的模具。实验要求:各 组根据需要选用实验用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操作,作好实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2、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次数 选择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比较发现 实验结果 1 2 3 (3) 汇报结果,课件展示实验报告单 (4) 组织交流,得出结论: 结论1: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结论2: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结论3: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体与圆柱体,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 教师用教具演示 验证结论 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容器,沙子,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 入空圆柱里,正好三次装满。 师:你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4、 启发引导推导公式 课件显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Sh 3 6简单应用尝试解答(出示课件) 例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 积是多少?(注意解题过程出现的问题) (三) 巩固练习,运用拓展(出示课件:训练1和2) 1、 基本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43页做一做1、2题 计算圆锥的体积:S=7.8平方分米h=1.5分米V =? 2、 综合性练习 课件出示耳东陈 3、 开放性练习(课件出示) (四) 课堂小结 1、 上了这些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 用什么方法获取的?哪组表现的最棒? 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五) 开放时空,实践练习,延伸课堂 对于张爷爷提出的难题,现在可以解决了吗?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 是相视的莞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 是相视的莞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 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