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桩基毕业设计(学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28 页 第 PAGE 2 页 前 言 所有支撑在地基上的结构物,包括房屋、桥梁、堤坝等都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承担建筑物荷载的地层称为地基,介于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部分,即建筑物最底下的一部分称为基础。基础的作用是扩散上部结构的荷载,减小应力强度。最终将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从地起,地基基础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一直倍受建设、设计、施工、勘察、监理各方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据统计,世界各国工程事故中,以地基基础为最多,而且,一旦地基基础发生事故,补救非常困难,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有些几乎无法补救。地基基础工程的高度隐蔽性,使得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有时比上部结构更为复杂,更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现阶段,建筑物地基基础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高压缩性与不均匀压缩、渗漏、液化。针对不同的地基特点,采取合适的设计方案,辅以可靠的检测手段,以保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安全。 本文主要通过对拟建的兰州市合作新村的2#区2#住宅楼的基础设计的整个过程做出尝试,以实际工程检验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中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参加工作做好铺垫。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地基基础还将不断面临新的课题,新型地基基础处理中新的方法也会相应而生,要求我们也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对比、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以适应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地基情况 1.1工程概况 兰州市 作新村2#区2#住宅楼是正在兴建的住宅楼,为6层框架结构,占地面积80×15m2,建筑物高度20.3m,上部结构总重G=68690 kN,平均荷重P=57.3kN/m2,无地下室,属于二级建筑物。 建设小区位于兰州市 开发区的907,903道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南临907路,西与甘肃明旺集团相望。 工程所在位置的建筑物具体规划布局如下图,其中2#住宅楼处于所有建筑物的最前端,为临街建筑,与其相邻的左边建筑即为明旺集团办公大楼,除这幢20层高的大楼是已建建筑且已经投入使用外,其余建筑物均为待建的住宅楼。 图1.1 工程所处场地建筑规划图 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2.1 地形地貌概况 2#楼处场环境属于丘陵地貌单元,场地较平坦,出露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和第三系砂岩。 1.2.2地层结构 根据场地钻探及原位试验资料,结合土工试验结果,按土的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为2层(如图1.1所示): eq \o\ac(○,1)素填土:厚3.00~17.20m ,土黄-褐红色,稍密,湿度处于稍湿至饱和(地面-13m以下),以粘粒含量7%的粉土为主,标贯指标N63.5=11.2~32.82,平均值为19.3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 eq \o\ac(○,2)砂岩: 层底标高3.0~17.20 m,褐红色,稍湿,石英、长石组成,钙质胶结,属于软岩,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动力触探得N63.5=31.35~130.5,平均值53.0,勘察报告提出将岩层桩的极限端阻力特征值定为qpk=3000KPa。 图1.1 地层剖面图 1.2.3 地下水 局部出露,埋深为地面以下13m,潜水,向东偏南40○方向渗流。 1.2.4 土腐蚀性 由于地下水的影响,土对混凝土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有弱腐蚀性。 1.2.5场地不良地质现象 据勘察报告显示,从场地附近已有建筑物的状况及对现场的调查,拟建场地内无地层错动及其他不良地质现象。 综合勘察报告显示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模拟了工程所在位置的地层结构如图1.2所示。图以建筑物基础所在位值为模拟对象,参考勘察报告有关数据绘制,图中的水平面即为建筑物基础所处的地表面,由上至下可显示的地层分别为素填土、地下水和基岩。 图1.2 地层三维模拟图 1.3 地基土工程特性 1.3.1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指标汇总表 表1.1 土层编号 土名称 层底标高 指标平均值(标准值) 抗剪强度 承载力 W (%) γ (KN/m3) e Sr (%) Es (MPa) C (KPa) φ fak (KPa) eq \o\ac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