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2009085
勘察编号:2009085
PAGE 10
PAGE 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一、概况
1.1工程概况
拟建的XXXXXXXXXX位于XXXXXXXXXXX,本场区北侧为XXXXX,东为XXXX。拟建场地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拟建场地建设基地面积约19840m2,该项目由2栋建筑组成,其中一栋为10层办公主楼(含1层地下车库),另一栋为3层附楼,一期建筑总面积约18437.4m2,均设计为框架结构。各建筑及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受XXXXXXXXXXXXXXX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及丙级,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及地基等级综合考虑,该工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
拟建的xxxxxxxxxxxxxxx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xxxxxxxxxxxxxxxx委托我院承担。
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严格遵循下列规范、规程: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年7月修订);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
⑷《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⑸《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⑹《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⑺《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⑻《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
⑼《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 89-92);
⑽《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⑾《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
⑿《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 (GB/T 50269-97);
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⒂《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9);
⒃ 勘察委托合同。
勘察技术要求: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的相应要求及与本工程勘察有关的规范、规程的规定,通过对本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应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场地内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等,对可能的断裂错动、砂土液化、震灾等作出分析论证和判定,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3. 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并评价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桩基设计、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等所需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4.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城市地下管网等周边环境条件;
5. 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和变化幅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评价地下水对基坑开挖、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 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提供抗震设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