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作井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J2工作井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J2工作井基坑围护工程,该工程位于上海市*****南侧,*****北侧;包括混凝土灌注桩支护及三轴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由于该工程一半位于***上,且该道路为当地的主要交通要道,无法切断交通进行施工,只有将该工程占路部分分阶段进行施工,根据现场条件初步计划将占路区域分两个阶段进行施工,先施工钻孔灌注桩,预留另一半道路保证道路通行,待灌注桩施工完毕后再进行1区三轴搅拌桩施工, 1区洞口搅拌桩加固及深层搅拌桩施工施工完毕后重新将路面回复并保证整个道路畅通;最后再将整个J2工程剩余区域进行围挡施工。 该工程所在区域存在地下管线,为了满足施工进度,该管线需尽快移掉;由于工程北侧为沟槽,影响施工机械行走,根据施工机械的自身性能及形体尺寸,北侧沟槽必须回填夯实。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09年3月2日,计划工期为46天历日。 场地布置见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1)J2工作井建设场地属于滨海平原、地势较平坦,与本工程有关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1 系近期人工堆填,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植物根茎、碎砖及小石子等,局部地段表层为现有路面,土质松散且不均匀。 ②1含少量氧化铁斑点和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粘土及粉性,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摇震反应无,土面光滑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③2含云母、有机质条纹,夹粘质粉土、粉砂及少量粉质粘土。摇震反应快,土面粗糙,韧性无,干强度无。 ④含云母、有机质条纹及贝壳碎屑,夹薄层粉砂及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粘 土。摇震反应无,土面光滑有光泽,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 ⑤1-1含云母、有机质条纹及贝壳碎屑,夹薄层粉砂及少量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摇震反应无,土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 ⑤1-2含云母、有机质条纹及贝壳碎屑,夹薄层粉砂及少量粘土。摇震反应无,土面光滑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⑤2-2含云母及少量腐植物、贝壳碎屑,夹薄层粘性土及少量砂质粉土,土质不均匀。摇震反应无,土面粗糙,韧性无,干强度无。 (2)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有含水层、承压含水层。潜水位和承压水位随季节、气候、潮汐等因素有所变化,潜水埋深约为0.60~3.20米,相应绝对高程为1.68~3.91米。⑤2-2为微承压水层,⑦1为承压水层,承压水水头埋深为3~11米。 二、编制依据 J2工作井围护结构设计文件 周边情况了解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三、承建方针、目标 1 承建方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珍视员工安康;诚信守法,超越自我,铸造时代精品。 2 绝对工期目标:46日历天。 3 质量目标: 3.1 工程项目合同履约率100%; 3.2 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合格率100%; 3.3 顾客满意度88%。 4 安全目标 :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月均负伤率控制在0.2‰以内。 5 治安、消防目标:施工期间工地无重大盗窃案件、刑事案件,无重大火灾。 6 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四、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的总体原则 为保证该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有充裕的时间,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应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充分筹划任务、场地条件、人力、资源、时间及空间的总体布局。 总体施工部署按照“先外围后坑内”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地下管线的搬迁以及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是整个工程顺利完工的关键;由于该工程所在位置位于东川路上,地下存在管线需搬迁,且又必须保证东川路的畅通,所以在施工前必须现将地下管线搬迁出去,然后再将场地用道渣进行回填夯实,施工场地布置时必须留出可供社会车辆通行的便道,同时为了缩短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时间,计划先施工钻孔灌注桩,然后再施工道路区域内的深层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再将为施工的为施工区域以及施工所需施工场地进行围挡,然再进行后续施工。 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 为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节奏、力所能及富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进度计划完成,在施工组织上要考虑深层搅拌桩基和钻孔灌注桩的施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