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2/7 * 清代乡里制度的特点:  第一,对常住人口的流动进行严格的管理。  第二,对流动人口严加约束 。 第三,在东北、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建立各不相同的基层政权组织。   2021/2/7 * 参考书 1、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2、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4、(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2021/2/7 * 问题思考 1、专制国家与乡村社会 2、地方精英与乡村控制(地方精英是乡村社会的实际管理者和支配者,其社会职能: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乡村组织掌控者;公益事务和机构的倡导、组织和管理者;司法纠纷的调解和仲裁者;维持地方治安组织者;意识形态的塑造者和维护者。) 3、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血缘组织是宗族;地缘组织是村庄) 2021/2/7 * 从总体上说来,传统中国的乡村组织模式经历了一个从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变过程。 具体说,从秦汉到唐代,在县以下设立的乡里组织的首领基本上由官府委派,其身份属于官僚性质, 从宋代以后乡村组织的身份便不再属于地方政府任命的乡官,而成为由人丁和财产较多的人户承担的职役。 这就充分说明专制国家最终很难阻止政治权力由国家政权向地方权势集团转移。    2021/2/7 * 《周礼》中说:“九夫(即九家)为井,四井为邑”,即一邑共三十六家。西周时的井田,一般是“方里而井”,《谷梁传》说“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所以,井田制既是基层的社会组织,又是生产和军事组织,是西周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  2021/2/7 * 关于“村”到底起源于何时?它作为乡村基层组织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是何时呢?  《三国志·郑浑传》中首次出现“村落”称呼  齐涛《魏晋南北朝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讨论了:村的起源、村的基本特点以及村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等。 侯旭东的《北朝村落考》(《何兹全教授九十华诞祝寿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和《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6期)   2021/2/7 * 在中唐以前用“城市”和“乡村”的概念不太合适的。所以这时的“城市”即“邑”,跟后来的城市意义是有区别的。因此从经济方式上来说,那时没有城市与乡村之分,城郭居民与乡村村民一样的受田,一样的耕作。   2021/2/7 * 唐宋社会是中国历史上变迁最大的时期之一。在社会结构上,以往扮演政治社会主导者的世家大族(日本学者称之为“豪族共同体”),被通过读书应举,进入仕途的新兴士人家族所取代,这也是旧秩序解体,新制度建立的转换时期。 所以,乡治方式的变化是贵族制社会衰落的结果。 2021/2/7 * 中国古代社会基层制度研究 2021/2/7 * 一、问题的缘起和相关讨论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吴晗等学者围绕皇权和绅权的关系问题 讨论。 费氏认为:乡村社会是地方绅士自主管辖的领域 ,“分治”现象很普遍。 吴晗认为:国家官僚和地方绅士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在乡村社会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021/2/7 * 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论:乡村社区是一种“自治的社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中间层来执行的。 国家与社会的一元论: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与支配。 现代学界: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力量或角色称为:“中介”、“第三种社会力量”、“社会漂浮力量”、“边缘性角色”等 2021/2/7 *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 商朝地方行政官吏依次是:侯、甸、男、采、卫、邦伯、里君。 “里” 是最基层组织的单位 。甲骨文中有“束尹”、“演尹”等。“族尹”即为商朝的基层行政官吏。 西周在划分国野的基础上,地方基层组织分别推行乡、遂两种制度。  2021/2/7 * 乡、遂组织系统:  行政机构(乡) 官吏名称 官吏禄秩 五家为比 五比为闾 四闾为族 五族为党 五党为州 五州为乡 比长 闾胥 族师 党正 州长 乡大夫 下士 中士 上士 下大夫 中大夫 卿 2021/2/7 * 行政机构(遂) 官吏名称 官吏禄秩 五家为邻 五邻为里 四里为鄼 五鄼为鄙 五鄙为县 五县为遂 邻长 里宰 鄼长 鄙师 县正 遂大夫 下士 中士 下士 下大夫 中大夫 2021/2/7 * 行政机构 家数 比 5家 闾 25家 族 100家 党 500家 州 2500家 乡 12500家 官吏 比长 闾胥 族师 党正 州长 乡大夫 军队组织 人数 伍 5人 两 25人 卒 100人 旅 500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