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理解(一).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的理解 (一 ) 茨维坦 托多洛夫的《对话批评》中的第一句话是: 大家知道,要想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是 很不容易的。 或者他们侵犯你, 但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也不想了解你, 他们对你不是他们 所期望的样子十分恼火, 他们是那样地否定了你, 你都不再认为这一切是冲着自己而来的了。 (1)如果几个自命一贯正确的批评家,根本就不想了解你,不断轻浮地、横蛮地给你戴上 各种吓人的帽子,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 有的人竟然无中生有,进行政治造谣,在学术中搞 政治讹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种 30 年前文学批评的遗风,我自己问自己,人文科学能够像这样一些人进行研究的 吗?人文科学有没有自己的准则? 30 多年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我国遭到严重破坏, 近 30 年来,我们对人文科学本身有了一个大体科学的认识了吗?我们了解人文科学的主要 之点吗?还需要理解吗?人文科学就是简单地搞你错我正确吗?就是把马克思说过的和没 有说过的作为批判的出发点吗?对于他人的学术思想能够任意作出判决吗?我们还需要理 解吗?在我国, 我知道只有少数几个人在探讨人文科学本身的有关问题, 所以这门学科还处 于起步阶段。这样,我就再一次想起巴赫金有关人文科学的思想来了。 巴赫金在他最后的一篇论着《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把 “理解”视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 题。其实从上世纪 30年代末开始到 70 年代, 巴赫金在其论着里不断提出理解的问题, 而他 的这一思想是与德国诠释学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近代以来, 理解的问题成了德国诠释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 诠释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在这 里我无意细加梳理, 而且由于篇幅有限, 只能涉及其中个别人物的简要的论述。 19 世纪末, 面对自然科学、科学理性的统治,狄尔泰力图把各类人文科学汇集一起,建立一种 “精神科 学”。他认为,自然科学面对的是物理世界,是人以外的存在,是物,是对象,没有感觉。 认识自然, 人们可以通过感觉、 外在方式的观察加以研究,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最后导出因 果关系。 而精神科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 则只能通过人的自身的内在领悟、 体验和经验的 概括而达其实质。精神科学的 “对象不是在感觉中所给予的现象,不是意识中的某个实在的 单纯反映, 而是直接的内在的实在本身, 并且这种实在是作为一种被内心所体验的关系。 可 是,由于这种实在是在内在经验里被给出的这一方式, 却造成了对它的客观把握具有极大的 困难。 ”(2)狄尔泰的精神科学是以生命学说为基础的,它面对的是整个的精神世界也即生 命世界。他所说的生命,实际上是指人类共同的生命,是历史、社会的现实。 “生命就是存 在于某种持续存在的东西内部的、 得到各个个体体验的这样一种完满状态、 多样性状态, 以 及互动状态??…历史都是由所有各种生命构成的。历史只不过是根据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所 具有的连续性来看待的生命而已。 ”(3)生命就是各个个体体验汇成的客观化的人类精神活 动,而具有本体论意义。 生命与历史是具有意义的,意义由各种事件的价值、行为目的以及 相互关系所组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它不是物理事件之间的简单的因果关系。 于是就出现了如何探讨生命内涵的价值、 行为、目的而达及意义问题, 在狄尔泰看来, 这手 段就是 “理解 ”与“解释 ”。 “如果说在自然科学中,任何对规律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可计量的东 西才有可能,??…那么在精神科学中,每一抽象原理归根到底是通过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而获 得自己的论证,而这种联系是在体验和理解中获得的。 ”(4)与自然科学量化方法不同,人 文科学共通的方法是理解, 它必须“从内在的经验出发 ”,以生命的体验、表达和理解为基础, 所以就此而言, 理解是人文科学的有效的认识过程, 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狄尔泰重视的 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各自对象之间的差异,并为人文科学确立了一种方法论。 在理解的过程中,狄尔泰十分重视心理学的作用,理解的关键就是体验与经验。 “我们把我 们由感性上所给予的符号而认识一种心理状态, ——符号就是心理状态的表现过程, 称之谓 理解 ”(5),理解,就是通过感官所给予的符号去认识一种内在思想的过程。理解产生于实 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依赖于相互交往, 通过交往而达到。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他 们必须相互理解, “一个人必须知道另一个人要干什么。 这样,首先形成了理解的基本形式 我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理解,需要通过我的内在体验, “只有通过我自己与他们相比较,我才 能体验到我自己的个体性,我才能意识到我自己此在中不同于他人的东西 ”( 6)。“只要人们 体验人类的各种状态, 对他们的体验加以表达, 并对这些表达加以理解, 人类就会变成精神 科学的主题。 ”又说 “生命和有关生命的体验,都是有关理解这个社会

文档评论(0)

guoxiachuan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