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颗钻石》观评记录 《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在教学中郑老师用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这课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闪光点一:小姑娘在什么情况下去找水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的切入点。在学习本课第一自然段时,通过大屏幕的干涸土地画面的情境引入,通过悲凉的音乐和教师评议的渲染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无水的荒凉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到水的重要性,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有水就有生的希望,没水只能等待死亡。小姑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找水的。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的流露。这时再给学生找寻一个品读课文的平台,凭借朗读,让情感自然地释放,唤起学生心灵的感触。激发他们的情感。这一环节设计是以“激起情感”为起点,先让学生亲近文本,教师是此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的过程中,达成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目的。 闪光点二: 郑老师围绕水罐的神奇变化这条主线展开教学: \o /article/ \o /article/ \o / 为什么水罐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带着问题去了解水罐变化的真正原因。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教学重点(暨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体会逐渐升华的爱心)服务 。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