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税新申报办法培训qq.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抵退税次月申报及按实 际手册申报操作办法讲解 培训流程 基本原理 基本流程 特殊业务 疑问解答 何谓“免抵退”? “ 免 ” — 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 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 —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 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以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 纳税额。 “退” — 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 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税额部分按规定予以退税。 新申报办法 —— 实耗法与次月申报相辅相成 次月申报的选择:单证不齐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实耗法的选择:最大程度缓解了单证不齐的影响 和压力 只有在实际有出口时才允许分摊进口料件, 所以单证不齐会影响企业进项转出额,所以企 业为了自身利益要及时提交单据。 基本原理 —— 次月申报 次月申报流程 —— 同步申报 所谓次月申报,其实就是要和增值税纳税申报 同步申报,避免两者出现数据交叉。为了确保增 值税纳税申报与免抵退税汇总申报结果的一致性, 我们要求预申报后信息收齐数据原则上不再修改, 否则两表难以同步。 基本原理 —— 次月申报 次月申报流程 —— 同步申报 纳税申报: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 免抵退税: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 基本原理 —— 次月申报 (流程) 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 同步办理 增值税 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 基本原理 —— 按实际手(账)册申报 传统模式 : 纸质手册 联网监管模式 : 电子手册 电子账册 基本原理 —— 按实际手(账)册申报 进料加工计算办法: 实耗法 单证齐全出具免税证明 何谓“实耗法”? 实耗法具体是指企业在取得外经贸部门审批、主管海关核发 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后,向主管退税机关备案的同时 ,根据《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上合同约定的出口总值和进 口总值,确定一个 计划分配率 ,企业在进行退税申报时, 对同一《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的出口货物统一依据已 确定的计划分配率计算确定当期出口货物应分摊的 免税进 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并计算“免抵退货物不予抵扣税额 抵减额的计划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的计划额”。然 后,根据上述计算出来的当期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向主管退税部门办理《免税证明》。 基本原理 —— 实耗法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 100% 计划耗用=当月直接出口销售额×手册登记的计划分配率 “直接出口销售额”的计算方法:按单证齐全出具免税证明 计划组成计税价格=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计划分配率 基本原理 —— 按实际手(账)册申报 进料加工计算办法: 对进料加工货物,企业应以出口货物人民 币离岸价扣除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 金额的余额为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应按当期全 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当期全部进料加工 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后的余额 乘以征退税之差计算。 基本原理 —— 实耗法 特点: 操作层面上,与购进法相比实耗法仅是日常申报差 别,在计算机系统辅助下操作难度不大。 技术层面上,采用计划分配率计算“两个抵减额”, 相当于对免税进料进行了分推处理,避免了“进 出”问题。 过渡期衔接处理 2013 年 1 月 1 日 -6 月 28 日为新操作办法过渡期,在半年过渡期内,各公司 必须加快申报进度,务必在 2013 年 6 月 28 日前完成以前属期所有免抵 退税单证的申报审核,确保最迟从 2013 年 7 月 1 日起全面实现次月申 报、按月审核。 过渡期内可以几个月合并申报,但 2012 年度的免抵退税单证与 2013 年度 的免抵退税单证应分别申报,不能合并一期进行申报。 过渡期衔接处理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核实清理 主管税务机关在 201306 期前免抵退税汇总申报审核完 成后,会对各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 20 栏 “期末留抵税额” 与已审核确认的《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第 35 栏“计算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进行比对。比对存在 差异的,企业以更正纳税申报报表的方式对该数据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