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四贤:之《草圣》『张芝小传』.docxVIP

书法四贤:之《草圣》『张芝小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四贤:之《草圣》 『张芝小传』 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 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 (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书法四贤:之《草圣》 『张芝小传』编辑 /雨浓张芝,生年不 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 192 年),敦煌酒泉瓜州县渊泉镇(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人,字伯英。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 自为“张有道”。善章草, 后脱去旧习, 省减章草点画、 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 卷中列张之章草、 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 流而无限, 萦回崖谷, 任于造化”;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 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张旭、韦诞、 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 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有两个:一个是曹魏的钟繇,一人是东汉的张芝。他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 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见孙过庭《书谱》)“耽”,是沉迷,特别爱好的意思。连王羲之都自叹 弗如,可见张芝对书法的热爱程度。书法四贤:张芝 [史料 ] 有关张芝的史料很少,《后汉书·张奂传》仅记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 西晋书法家卫恒 (公元? --291 年)著《四体书势》,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 齐相杜度,号称善作。后有崔瑗、崔实,亦称皆工,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 韦仲将谓之草圣。韦仲将韦诞 179--252 年),三国魏光禄大夫,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认为:“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 崔氏法之。书体甚浓, 结字工巧, 时有不及。 张芝喜而学焉。 转精其巧, 可谓草圣。 ” 说明张芝虽以杜、崔为师,但后来居上,“超前绝后、独步无 双”。唐开元时著名书法家和评论家张怀瓘, 在其名著《书断》这部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专著中有数百字比较详细地论述 了张芝,其他历代书法家大都引用和认同韦诞、卫恒、张怀瓘、孙过庭等人的论述,张芝草圣的地位自此就赫然屹立于 华夏书坛之上, 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书法四贤: 张芝 [张 芝与墨池 ]东汉时, 著名书法家张芝出生于渊泉县 (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 。门显族张芝的爷爷张享他曾任过汉阳(今天水)太守。张芝的父亲张奂更是声名显赫, 年少时就有志气,常说:大丈夫处世,应当为国立功边疆,后官至为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张芝的母亲是富家闺秀,淑慧贤良,张芝就在这样一个家庭 里长大成人。 张芝为张奂长子, 字伯英,年轻时就很有操节,虽出身宦门,而无纨绔气,勤奋好学,潜心书法,当朝太尉认为他将来不是文宗,就是将表。屡次征召他出来做官,皆 严辞拒绝, 故有“张有道”之称。他潜心研究书法, 尤好草书,师承崔杜之法,其父张奂为方便张芝兄弟习文练字,着人锻 造石桌、石凳、墨池于河边,从此,张芝兄弟以帛为纸,临池学书,先练写而后漂洗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为之黑,后称张芝墨池。更将崔杜笔法,烂熟于心,终于摆脱 旧俗独创一体, 转精其妙, 以成今草。 字之体势, 一笔所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字迹气脉贯通,隔行不断。古人谓 之:“一笔飞白”,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历代书法大家誉称张芝草书为“一笔书”,尊称张芝为“草圣”。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对汉、魏书迹唯推钟、张草书,亦颇受其影响。他的书迹 在《淳化阁贴》存有五帖,并著有《笔心论》 ,今已失。书 法四贤:张芝 [誉为草圣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位巨匠张芝, 字伯英,系东汉时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 192 年。 张芝的籍贯,《后汉书》为其父张奂立传,说是“敦煌酒泉人也”。一字之误,讹传一千多年。 直至清代训诂学巨擘钱大昕考证,确认张芝系东汉敦煌郡渊泉人。渊泉为汉代敦煌郡所 辖六个县中的一个(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 。 有关张芝生平的史料很少, 这与他情操高洁, 不慕功名有关。《后汉书·张奂传》中仅提到“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虽极简略, 却从中可知张芝在当时已因书法成就而享有盛名。略晚于张芝的西晋书法家卫恒在其书法理论著作《四 体书势》 中称: “汉兴而有草书 至章帝时,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