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洋县长林中学 九 年级语文 学科导学案
课 题:《傅雷家书两则》
主备人:廖薇
组长签字:
时 间:10月10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内容,把握融会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
2、通过对家书的学习,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对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教学重点: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真切体会到作者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后,理解并能阐述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学难点: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真切体会到作者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后,理解并能阐述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关于傅雷: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数百万字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4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位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老实人》、《天真汉》等。
他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家教成功的典范。他到底如何培养出如此出色的这么一个儿子,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傅雷家书》两则中可以略知一二。
2、关于《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亲子教育的典范。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书信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以及培养他们的艺术的修养。
二、检查预习。
朗读生字词:庸碌,谀词,扶掖,枘凿,相契,廓然无累,涕泗横流,羲皇上人,灰烬。
三、导学问题设计
1、课文选了两则家书,为什么选这两则呢?两则之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性。大家将全文快速默读一遍,读完之后请思考: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4、第一则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5、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结合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6、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象表现了什么内容?
7、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
8、两封信的精神有何相同之处?坚强。
9、如何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
10、由此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四、体验与反思:
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
但是更多父亲并不像傅聪的父亲那么有才华,可以写出如此谆谆教导的家书来。其实,天下绝大多数的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以。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吗?
五、作业:
1、“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请给父母写一封信倾诉自己的心里话,注意按照书信的格式写。
2、阅读《傅雷家书》。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